于是,孫可望就命令王尚禮率軍前往南寧府,將永歷皇帝“請”到安隆所暫居。
……
與此同時,浙江。
在得到蘇辭領軍攻占新昌縣后,蘇言便率領麾下兵馬于三月初一從臺州出發,水路并進,先是占領了臺州北部的重要港口健跳所城,隨后又兵分兩路,一路由他親自從陸路攻打寧海縣,隨后繼續北上,一路走水路在象山登陸,登陸后在龔家山安營扎寨,牽制清軍。
黃安率領的水師在卸下陸軍后,又要繼續北上,駛入甬江,封鎖寧波城的水上通道,奪取制海權。
寧海縣的一眾百姓聽聞明軍北伐,已是翹首以盼等候王師,因此在蘇言率軍兵臨寧海城下之際,城中百姓發動起義,主動打開城門迎接明軍入城,蘇言入城后大為贊賞了本地百姓的起事,并向他們許諾,王師不日便會光復浙江,贏得百姓一陣響應歡呼。
翌日,明軍離開寧海縣,穿過雁蕩山與鐵江之間的灘地繼續向寧波府行軍,在穿過這片灘地的時候,蘇言看著西側那連綿群山,心中卻是忍不住想要吐槽:浙江人是不是都喜歡用雁蕩山來命名大山,溫臺邊境有一片雁蕩山,而寧波境內也有一座雁蕩山。
不過這兩座雁蕩山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山勢險惡,若是清軍以重兵屯兵于此,明軍也要花費不少的代價才能通過此地。
但清軍并沒有這么做,根據蘇言灑出去的錦衣衛的打探,駐守寧波的浙江提督田雄在得知李率泰被擊敗后主動收縮兵力,不再與舟山群島上的魯監國勢力對峙,似乎是想要據守寧波府城。
三月初六,明軍終于在蘇言的率領下穿過山林,兵臨奉化縣,奉化縣守軍或許是因為田雄的主力就在北邊的寧波府,因此在明軍兵臨城下之際沒有主動開城投降,而是選擇了抵抗,但在蘇言開炮轟城后,守軍恐懼,還是打開城門向明軍投降。
明軍隨后入城,當地百姓眼見大明軍旗,紛紛簞食壺漿,夾道歡迎,面對如此熱情的百姓,蘇言考慮了一番還是同意士兵們收下百姓裝在竹筐里的食物,但他們不是白拿的,再收下后必須要將同等的銀兩交給百姓,當做向他們買的。
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著對百姓秋毫無犯的明軍,以及士兵們交到他們手里的白銀,眼眶頓時就紅了起來,嘴里不住呢喃著:“是戚家軍,戚少保的軍隊打回來了。”
入主奉化縣城后,蘇言便派出信使要求幾日前就登陸并駐扎龔家山的四千兵馬向寧波府城進軍,配合他兩面圍攻府城,同時又命人往新昌與嵊縣的方向而去,與蘇辭的兵馬取得聯絡,他需要知道蘇辭的兵馬到了哪個位置。
明軍大張旗鼓的攻占奉化縣城的消息很快就傳入了浙江提督田雄的耳中,這位曾經背叛了弘光皇帝朱由崧,與馬得功一同將朱由崧連同妃子交給清軍的叛將在得知明軍殺來的消息后,內心是止不住的恐懼。
他知道,自己曾經生擒朱由崧將其獻給清軍的舉動在明軍的眼中是不可饒恕的罪過,若是寧波城破,他落入明軍手里,肯定會落到和尚可喜一樣的下場——尚可喜在福州被處于磔刑的消息前些日子就傳到了浙江,引得浙江曾經背叛過明朝的叛將叛臣集體震動,田雄正是其中的一員。
他真的害怕了。
不過他并沒有后悔曾經的舉動,他只是埋怨清軍之前不是一向很能打么,怎么到了蘇言面前就變得拉胯了起來,以至于他現在要直面這個可怕的敵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