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看著被如同豬狗一般殺死的同袍,一部分人心生恐懼,下意識地向后撤退起來,另一部分人卻深感憤怒,他們怒吼著再次舉刀上前,迎面與明軍廝殺在一塊。
但他們人數較少,幾乎每一個人都至少要面對兩到三個明軍的圍攻,一個有些上了年紀的滿洲兵揮刀砍翻了一個線列步兵,還沒來得及收刀,身側就遭到另一個敵人的突刺,那刺刀直接刺入了他的下肋,滿洲兵慘叫一聲,正欲反擊,另一名線列步兵眼疾手快,刺出刺刀,迎面刺入了他的面門。
清軍本陣,譚泰親眼目睹了側翼逐漸潰敗的整個過程,他知道若是放任明軍突破側翼,這場戰役參戰的所有清兵都會遭到滅頂之災,于是他連忙派出謹慎的預備部隊上前,希望能夠壓制側翼明軍,這支預備隊主要以正黃旗的滿洲重步兵和披甲包衣奴為主,是他手上最強大的部隊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還在鏖戰中的右翼也出現了潰敗的跡象,戰場上槍聲連天,清軍鳥銃手在與明軍的線列排射中絲毫占不到上風,因此在以火器互射為主的側翼戰場上,清軍敗退也是早晚的事情。
譚泰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眼見右翼出現潰敗跡象,心中不由得猶豫是否要繼續戰斗下去,在沒有騎兵援助的情況下,步兵之間的碰撞清軍討不到一點好,繼續戰斗下去也只會是揚短避長。
思考了良久,譚泰最終還是一咬牙,下令鳴金收兵,撤回湖州城去,等待博洛和援軍的到來,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讓預備隊上前接替掩護,防止因為明軍追擊而演變成大規模潰敗。
隨后,收兵號角從清軍本陣響起,迅速傳入前線還在鏖戰中的清兵耳中,中軍和右翼的清兵在聽見聲音后,先是和身邊的袍澤面面相窺,隨后都松了口氣,在把總、千總甚至守備、參將的命令下緩緩撤退。
然而在最先潰敗的左翼,潰兵全然沒有顧及那收兵號角,還在埋頭逃跑,讓明軍得以從空虛的側翼夾攻清軍中軍,而明軍也的確是這樣干的。
在蘇辭的率領下,明軍徹底擊潰左翼還在負隅頑抗的滿洲兵和一些綠營、包衣后,向清軍中軍殺去,譚泰最擔心發生的事情終于發生了,在明軍的雙面夾攻下,清軍抵抗片刻后就出現了潰敗的跡象。
潰敗先是從一小部分發生,隨后迅速擴散到整個中軍,右翼眼見中軍出現潰敗,底層步卒不明所以也要跟著潰逃,卻被坐鎮的山東總兵及時彈壓了下去。
中軍的潰敗讓王翊抓住了這個機會,他決定一鼓作氣,親自領兵掩殺上去,一番激戰后,清軍大敗,好在預備隊及時趕來,擋住了明軍的追擊,以輕箭、重箭先后攢射逼停明軍,不然的話清軍將出現更大的傷亡。
眼見無法追擊擴大戰果,蘇言便下令鳴金收兵,讓步卒撤回來打掃戰場,騎兵也散派出去,抓捕那些沒有跟隨大部隊撤退的清軍潰兵,這場戰斗結束的有些稀里糊涂,并沒有達到蘇言想要的結果。
但是,望著那遍地的尸體和被拋棄的盾車,蘇言也稍稍滿意了一些,通過此戰,清軍的傷亡不會太小,側翼被線列步兵打崩的清軍鳥銃手也會因此留下很深的心理陰影,并在接下來的戰斗中再次回想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