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是臺灣這個時候的稱呼,蘇言自然是清楚的,他一直想著要收復寶島,只是現在精力放在江南,一直沒有機會行動,而現在陳橋的這份奏報足以讓蘇言為之投入行動。
征討臺灣之事蘇言并沒有和其他人商量,直接拍板決定,他將親自率領青龍左旅與中軍營出征,馬信、陳釗俊、黃安、張名揚等隨征。
不過考慮到現在七月份至十一月份是臺風頻發期,貿然渡海攻臺極有可能遭到臺風襲擊,致使眾多將士葬身魚腹,蘇言便沒有著急南下,而是決定等十一月過后再揮師攻臺。
在大軍出征之前,為了防止打草驚蛇,蘇言沒有在福建征收船只,而是在浙江征收船只,用以運載兵丁,同時將福建現有的七艘戰船調往泉州港集結。
這七艘戰船中有四艘是先前用糧食換來的,其中包括兩艘火龍船、兩艘蒼山船、一艘六級艦、兩艘雙桅岸防艦。
福建七艘戰船、陳釗俊麾下十艘戰艦加上黃安統領的上百艘各式戰船,如此龐大的規模足以橫跨臺灣海峽。
出征之前,蘇言又在福建沿海的五個系統港口一次性投入征募五艘六級艦和五艘雙桅岸防艦,三個月的時間足以將這十艘戰艦征募出來。
而同樣是為了防止打草驚蛇,蘇言沒有將攻臺的決定宣布下去,只是將馬信、陳釗俊、張名揚與黃安召集起來,向他們單獨說明,并要求他們進行保密。
就在浙江開始收集船只,并有眾多糧草調往福建的同時,一道來自西邊的消息轉移了蘇言的注意力,讓他不得不重視起來。
撫州府淪陷了。
江西提督楊捷再三考慮后,還是決定先平定省內明軍的威脅,因此他便率領集結起來的大軍順鄱陽湖南下,直撲撫州府,還沒接到旅帥委任的賴洵知道固守沒有意義,便毅然放棄撫州,退守建昌。
賴洵在江西幾乎可以說是孤軍奮戰,蘇定遠麾下兵馬雖然拿下了玉山縣,正在往廣信府(上饒)進軍,但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賴洵只能在建昌固守,征募新兵擴充人馬。
收到江西發來的軍報后,蘇言思索再三,決定將青龍右旅調往江西作戰,旅帥暫由左都督張名揚擔任。
張名振兄弟倆蘇言作為信任,他也有提攜拉攏張名揚的打算,因此這旅帥一職就落到了張名揚頭上,后者還以為自己要去收復臺灣,突然受到青龍右旅旅帥的任命書,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
反倒是他的哥哥張名振最先反應過來,他看著委任書上的印章,笑著說道:“看來名揚這是進了郡王殿下的法眼,日后輝煌騰達不在話下。”
“揚哥兒,你此番前去江西出征,路上千萬要注意安全,我張家還指望你出第二個侯爵呢。”其母范氏將手中還在縫制的香囊放下,對著張名揚說道。
“娘,封爵之事哪有那么容易,大兄也是護駕有功,才被監國封為定西侯。”張名揚無奈地說道。
“為娘也是希望你能夠建功立業,此去江西是個很好的機會,不過你也要注意安全。”
范氏還在嘮嘮叨叨,張名振和張名揚相視一眼,都從對方臉上看出了一絲無奈,不過他們并不覺得厭煩,父親已經去世,他們很珍惜能夠聽到母親嘮叨的機會。
……
第二天,張名揚就來到了青龍右旅的駐地,他一進入駐地,就聞到軍營內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酒味。
張名揚眉頭微蹙,看著那些紅著臉明顯是喝多的士兵,對著身旁和自己一塊來的兵部主事顧炎武問道:
“這真的是郡王殿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