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為了圣母瑪利亞,擊敗異教徒,前進!”
“烏拉!!!”
在軍官們的激勵下,俄軍步兵放棄了火繩槍,他們紛紛拔出各自的佩劍,怒吼著向克里米亞軍隊發起沖鋒。
與他們一同進攻的哥薩克步兵見狀,也沒有繼續留在原地與敵人互射,跟著拿起冷兵器投入沖鋒。
對面的韃靼人步兵見狀,不慌不忙地舉槍向沖鋒的聯軍步兵打出最后一輪齊射,隨后也跟著掏出武器,在貴族們的帶領下沖了出去。
“殺!”
在震天的戰吼聲中,雙方步兵很快迎面相撞,糾纏在一起,參戰雙方的步兵已經基本淘汰了盔甲,普遍以相同的制服作為軍裝,因此他們在冷兵器廝殺中只能用血肉之軀來擋住敵人的攻擊。
不過,韃靼人的步兵人數要少于聯軍,再加上這個時候已經有一部分奴隸意識到了事態對于克里米亞一方不利,他們突然在陣前反戈,配合聯軍一同攻擊克里米亞軍隊。
雙方步兵接戰后不久,克里米亞軍隊的戰線就出現了不穩,他們開始節節敗退,更加致命的是,被哥薩克騎兵引誘出去的韃靼騎兵沒能在戰斗中獲得勝利,一直被哥薩克騎兵牽制住,導致步兵沒能得到支援。
戰斗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后,撒里木汗不得不將所有的預備隊派出去,并且親自帶著汗王旗幟上場,激勵周圍的士兵。
但這并沒有什么用處,在聯軍的夾攻下,克里米亞軍隊頹勢已現,戰斗一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后,克里米亞軍隊終于敗退,大量的韃靼人步兵倉皇后撤。
為了逃命,他們甚至將寶貴的火炮也丟棄在了這邊,撒里木汗絕望地看著兵敗如山倒的畫面,他想要收攏潰兵繼續抵抗,但卻被身邊的貴族強行拉走,先一步撤離了戰場。
還在與哥薩克騎兵廝殺的韃靼騎兵見步兵潰敗,也紛紛沒了斗志,但他們清楚自己平日里擄掠平民作為奴隸變賣的舉動已經激起了民憤,要是落入哥薩克人的手里,他們肯定沒有好下場。
因此,即便大軍已經潰敗,韃靼騎兵們為了保命,還是拼命地向外突圍,他們在這份意志的驅使下強行擊敗了哥薩克騎兵的追擊,在留下了一地的尸體后終于突圍出去。
這場戰斗結束后,克里米亞汗國的軍隊幾乎失去戰斗力,只能撤守首都巴赫奇薩賴,首都內人心惶惶,下至平民上至貴族,都沉浸在戰敗的悲痛之中。
撒里木汗和一些有識之士深深意識到,這場戰爭若是繼續打下去,還沒等奧斯曼帝國和夏朝分出勝負,他們克里米亞汗國就將會成為第一個開戰后的犧牲品。
為了避免亡國的命運,撒里木汗暗中約見了忠于他的大臣,想要派出他信得過的使者,向夏軍臣服。
但奧斯曼的勢力幾乎在克里米亞汗國宮廷根深蒂固,這個消息不脛而走,為了組織撒里木汗向夏軍投降,親奧派的貴族們決定先一步動手,將撒里木汗和其他同意的貴族大臣們斬殺。
11月23日,巴赫奇薩賴城宮廷內,親奧派貴族發動軍事政變,在沒有絲毫前兆的情況下,貴族軍隊突襲了汗帳宮廷,殺死了巡夜的禁衛軍士兵。
但禁衛軍士兵臨死前發出的慘叫聲驚醒了撒里木汗和其他禁軍士兵,撒里木汗瞬間意識到這是城內出現了內亂,他連忙召集忠于自己的禁軍,試圖據宮廷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