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到了一襲紫衣的沙平威,眼睛微微一亮,詢問假扮管家的劉若謙,沙平威是否是袁不屈。
袁不屈說不是,帶公主去看袁不屈。
他告訴公主,袁將軍正在里面行孝,暫不能說話,請客人在外廳稍候。
昌平公主往里邊窺看,只見袁不屈盤腿閉目而坐,身后供著四個牌位。
公主好奇,問劉若謙,怎么會有四個牌位。
劉說中間兩個是將軍的父母,旁邊兩個是將軍已故的夫人。
公主一聽,蹙眉撅嘴,面露慍色。
忽然,堂上撲通一響,袁不屈口吐白沫,歪倒在地。
兩個侍從趕緊把他扶起,只見袁不屈呲牙咧嘴,橫眉立目,用女人的聲音說起話來,原來是兩個夫人的陰魂附體,叱罵袁不屈另找新歡。
昌平公主又怕又氣,趕緊與老宦官返回驛館。
公主走后,袁不屈立即恢復正常。
劉若謙說“沒想到將軍還有這兩手。”
袁不屈無奈地笑道“這是皇上逼的。”
劉若謙糾正道“不,這是夫人教的”
他提醒袁不屈,第一招初見成效,我們得趕快遵照夫人的計劃,弄好第二招,袁不屈抱拳說道“劉先生,袁某拜托、拜托”
劉若謙不敢怠慢,趕快找到舒大娘,說是明天就得請她出場,今晚要對她面授機宜。
舒大娘神氣活現地說道“怎么樣幸虧有我同行嗎”她頗為自得地走出門去。
之后。
劉若謙在屋里為沙平威測字。
測的結果是“往南天門,到碧霞祠必有好運,但必須身穿紫色衣。”
沙平威平時挺信服舅舅,暗自決定次日登泰山,看看靈不靈。
而公主氣呼呼地回到驛館,嗔怪皇兄要把自己嫁給一個有克妻之命的人。
正在向老官宦使性子的時候,劉若謙來到驛館,說是一切安排妥貼,請明日登南天門,上泰山頂,拜碧霞祠,后天早晨可看東海日出。
活潑愛動的公主轉怒為喜
晚上,劉若謙給老婆舒大娘詳細面授機宜。
第二天,昌平公主要坐肩輿即椅轎上泰山了。
劉若謙暗示四個轎夫,路線不可錯,途中不可有任何閃失。
公主上山顛了不多會兒,便要求下來徒步而行,老宦官和轎夫緊緊跟著。
爬了不多會兒,公主累了,又坐上肩輿。
轎夫們抬著她,顫顫悠悠上山,走到半山腰,一個個故意喘不過氣來,要求歇息片刻。
昌平公主從肩輿上下來,觀賞周圍景色。
忽然,從崖后面走出一個個仙風道骨的老尼,原來是舒大娘喬裝而成的。
老尼故弄玄虛地盯住公主,口中念念有詞,誘使公主讓她看手相。
昌平公主把手伸到老尼面前。
舒大娘說得神乎其神,說公主十六歲會遇上克星,有血光之災,幸虧手上有一吉紋,將會消災免禍,但需上天才能兌現。
公主問凡人如何上天
舒大娘往上一指“過了南天門,豈不就是上天了嗎”
她天花亂墜、如此這般地侃了一通,讓公主依她所囑行事,碧霞祠前,見到紫衣人便可逢兇化吉,出現美事。
說完之后,舒大娘“阿彌陀佛”地在山崖后隱去。
公主重新坐上肩輿,往南天門攀登。
一路上,她浮想聯翩,一會兒是袁不屈,一會兒是老尼,一會兒是四個靈牌
各種形象在她眼前疊印。
最后抬到了南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