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現在,他也沒有特別難過。
但要說“坎”,他心里的確橫了一道。
那段丟失的記憶,到底是怎么回事?
“這是安先生當年留在我這里的信件。”歐律師將一個密封文件袋放在桌上,“他說,只要是您親自來,隨時可以交給您。”
單於蜚拿過,從里面拿出一張單薄的信紙。
信紙上留著一位頗負盛名的心理專家的聯系方式,還有安玉心的字跡——
哥哥,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也許正面臨我無法想象的困境。
但你一定不要絕望,因為活著是最美好的事。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你的希望與牽掛。
第113章
t國南部山區。
莽莽大山中,矗立著三座極富藝術感的現代建筑。
建筑的地下室里,卻關著不人不鬼的失敗“試驗品”。
單於蜚一改平日的西裝革履,上穿短款皮衣,下穿戶外長褲,腳上是一雙黑色皮靴,眉目凝重地看著一個表情怪異的人。
那人也看著他。
那黏稠的目光令他感到不適,眉心皺得更緊。
“他叫洪州,和您一樣,自愿與我們簽訂實驗協議,五次治療之后,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藤原教授中等個頭,五十來歲,話語間有幾分惋惜。
單於蜚收回視線,看向藤原教授——安玉心信件里的心理專家,就是這一位。
半個月前,他聯系到尚在w國參加國際學術交流的藤原教授。出乎他的意料,藤原教授見到他之后竟然感慨道:“單先生,我一直等著您來找我。”
真相在他眼前徐徐展開——
他的記憶問題,與明靖琛沒有絲毫關系。
八年前,他主動參與了一項名為“精度改造”的秘密人體實驗。
藤原教授正是這項實驗的主導者之一,亦是他的“主治醫師”。
實驗的目的是開創全新的心理治療方法,為有需要的人群“定點”清除記憶,并逐步發展到“定點”復制記憶。
這項研究看上去能夠造福心理遭受嚴重創傷的人群,內里卻涉及大量道德倫理問題。一旦記憶能夠隨意清除與復制,那么知識、天賦也一樣能夠通過“治療”取得,現有的社會規則將遭到極大的挑戰與破壞。并且實驗必須作用于人腦,風險難以估量。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拒絕對該研究提供支持。
唯有“移植天堂”t國,秘密接受了藤原教授的團隊。
實驗從十五年前開始。
最初,參與實驗的“志愿者”全是為金錢所誘惑——t國有很多這樣的人。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直接死在了“治療”中,僅有的幾人雖然活了下來,但“治療”對神經造成了嚴重損害,要么癡傻,要么癱瘓。
總之無一人處于健康狀態。
經過七年,團隊才將實驗的死亡率降到了百分之五十。
時至今日,這個數字是百分之二十。
依然有二成人活不下來,而活下來的人,幾乎無人能夠完全健康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