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重之法則!
“居然是……這樣!”
韓舟猛然間認識到了《天痕》第一重的真正意思。
這些東西,居然是……拼圖!
四萬多副畫,可以拼成九幅圖!
難不成,這《天痕》不是用紙質書籍記錄的東西,本身應該是石碑崖刻一類的東西?
如果說那些法則碎片拼出來的法則,是天罰道的基礎法則的話。
那這九幅圖,就是雷震子個人對天罰道天痕的理解,是他個人對于這種法則使用的一種提示。
這九幅圖表象上看起來沒什么,無非就是天空、雨云、大地、森林……
而在內心把他們拼出來后,韓舟馬上就意識到了。
這九幅圖是在提醒天罰道基礎法則的使用。
這一條法則,韓舟為之取名——重!
這九幅圖是描繪的雨水被帶回大地的場景,體現的就是一個‘重’字!
之前韓舟在修煉《鎮龍禁書》的時候,曾經被冷云心用重力陣法折磨過。
而重力陣法,是五行中土行的一種重力法則的使用。
而天罰道的重法則,和土行重力法則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韓舟很快就想清楚了這其中的奧秘。
天地大道,本質上每一種道,都是完美存在的。
但,分割之后就是法則。
而法則細分,就是符紋。
很多東西,是可以相互印證的。
比如把陰陽道看成是電視機,而五行道是投影儀。
他們其實展現的東西都一樣,只不過實現的方式不同。
拆解出兩個相似的元件出來,那這兩個元件,效果就是相似的。
所以,天罰道——重,就是對重力的使用!
玄重刀,玄重刀。
難怪天罰道下時空法的武器,名叫做玄重刀。
第一層意味,就應該是重。
重么?
韓舟拿起了玄重刀,一刀揮出。
重之法則悄然發生作用。
當法則疊加之后,這一刀本身應該包含十萬斤力量的刀,瞬間爆發到了百萬斤的程度!
韓舟感覺,自己第一刀,就已經接近重之法則的極限了。
如果是別人,恐怕需要慢慢的去體悟重之法則。
但是韓舟,曾經看過完整的天罰天痕,很清楚重之法則本身的模樣。
而不是通過雷震子的《天痕》的描述,去還原重之法則。
這種優勢,在悟道上,太過于強勢了。
難怪說元嬰期的修士在悟道時百倍速度于金丹筑基的修士。
原來是因為對道的直接感受,導致的偏差。
而不是人本身發生了變化。
韓舟皺起眉頭。
“悟道,悟道!”
“不可能每一個修煉《天痕》的人,施展的招數都一樣,這《天痕》是用來悟道的,不是用來指導武技的。”
“那差別在哪兒呢?”
自己,要研究出一種最適合自己身體的武技,才能發揮重之法則的威能,才是屬于自己的絕學。
難怪六重文山的戰詩那么強,這誰頂得住?
如果自己研究出這重之法則的一招絕學,在絕學的等級上就等于《雁門太守行》。
元嬰級絕學!
而這一招的威力,應該不弱于自己直接在觀天痕時領悟的四種大道之術。
“距離道術的程度,還差一大截。”
的確,重之法則的領悟上,如果滿分一百分,韓舟已經做到了九十分以上。
但是,把它活學活用,還差的遠。
韓舟很清楚,自己接下來要走的路,恐怕和絕大多數修士不太一樣了。
如果是普通修士,在金丹期領悟了一種法則。
絕對會依托這種法則,研究出一整套金丹期到元嬰期可使用的絕學出來。
都是使用同一種法則。
但是對于韓舟而言,去研究術,就舍本逐末了。
韓舟需要的是,用重之法則開創出一招元嬰級絕學,直接把對這種法則的使用拉到滿分。
至于更多招數?不需要。
因為一旦開創出這招絕學,韓舟就應該進入《天痕》下一步,去領悟第二種法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