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作者毫無疑問應該是大禹。
只有治水時用腳步丈量過整個世界的大禹,才能寫出這種曠世奇書。
葉盛甩了甩頭:“這些都不重要了。”
“我只是要告訴你,《鎮龍禁書》的真相。”
“傳說之中,孟夫子在修習儒道后到了極高深的程度,很快就理解了孔圣的思維。”
“才知道孔圣要的不是儒道,而是文道。”
“只是孔圣率先在文道下,創造出了完整的儒道。”
“而孟圣此時,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武,一種是畫。”
韓舟疑惑,武跟文道有什么關系?
葉盛展開了一幅畫卷,畫卷中,有人在走動。
這可能是類似于江山圖一類的道兵。
不過此時,這幅圖上,展現的是一名垂垂老矣的老者。
“傳說上古時代,有一名非常強大的老人,沒人知道他的名字,此人生性淡薄,不在乎外界的一切。”
“他是史上第一個修行者,是他發現了天道的秘密。”
“而他以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確定了修行者的終極總綱,直到今天為止,這在修行界都是鐵律。”
“而當時,有一個年輕人,見到了他,與之論道。”
“和這名無人知曉姓名的老者不同,這年輕人卻有另一種思維。”
葉盛一字一句:“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他叫孔圣。”
說到這里,葉盛頓了頓,看著畫卷上變化的畫面:“在修行界有這樣的認知,孔圣和這名老者學習了很久,最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那名老者,是天地之間第一位圣人,但是無人知曉他的過去未來,沒人知道他的事情,但是他的道,成為了仙道的核心。”
“而孔圣,是天地之間第二位圣人,他固執的想要聞道,闡述道,最終并為之獻出了生命。”
“但也正是因為孔圣,所以儒道得到了傳承,人族出現了大量的修行者。”
“所以,世間萬道,系出同源。”
“在開天辟地第一位圣人以及第二位圣人孔圣時代,武道還并沒有被發現。”
“孟圣在成就大儒后,開始走上了武道和畫道。”
“可是,在孟圣將這兩條路走到極高深的程度時,孟圣愕然發現,原來武道是不可闡述的,根據第一位圣人‘道可道非常道’的指引,孟圣認為,武道乃是天道之下常道之一。”
“而孟圣冥思苦想后,最終走上了畫道并且將畫道闡述了出來。”
韓舟聽到這里明白了。
“也就是說,再修行者并不多的時代,孟圣同時發明了武道和畫道,但是到最后,孟圣發現,武道不是他發明的,而是他發現的。”
“而畫道是他發明的。”
“所以,他很清楚,武道屬于第一位圣人老……老者的體系。”
“而畫道屬于第二位圣人,孔圣的體系。”
“孟圣將孔圣的儒道,擴充成了文道,而老者的體系被稱之為仙道,然后在孟圣的闡述下,又多了一條武道。”
諸天萬道,三千大道,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發現的嗎?
葉盛點頭:“孟圣到了什么境界,沒人知道,也許只有孔圣和第一位圣人老者知道。”
“但是孟圣走到極致巔峰之前,是武畫同修的。”
“所以,開天辟地之后,武道與畫道,一開始是被當做同一個體系被孟圣闡述出來的,最后在合道時,才分開。”
“而鎮龍禁書,就來源于孟圣的武畫之道,以武為筆,以身軀為畫布,以魄力為墨,在人體上勾勒出妖魔乃至天地。”
韓舟沉默片刻,然后詢問:“可是,道可道非常道,仙獸都代表著一種完整的道,那畫道又如何把它們真的畫出來,還變成真正的東西呢?”
要知道,韓舟的貔貅,可就是真實存在的東西,是修煉鎮龍禁書一類的典籍,被前人修煉出的虛空妖獸繁衍的后代。
幾乎和天地本身誕生的生物沒有區別。
葉盛笑瞇瞇,抬起右手:“你想差了。”
此時,葉盛的右手,仙氣斗轉,最后,形成了一只畫眉鳥!
畫眉鳥振翅,飛出了洞府。
韓舟看的目瞪口呆。
葉盛:“仙人,已經具備了虛空造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