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他們只吃小半盆。
「味道不錯。」楊巡說。
「多加點臊子味
道更好。」周升說。
外海很平靜,開了穩定儀,釣魚艇只是很輕微的搖晃。
天空的云層很低,云朵的顏色也不白凈。
「今天會起風吧?」周升說。
「應該會。」陳遠道。
「天氣預報說這」
吃過飯,陳遠去檢查了油表。
這次出海肯定是滿油,1670升。
另外還帶了4個大桶和2個小桶的柴油。
大桶100升,小桶50升,總計500升。
桶里面的是備用油。
備用油,能不用,盡量不用的。
釣魚艇巡航速度,每小時油耗大概是57升。昨晚凌晨出發,現在八點半,也就是跑了八個半小時。
1670升油,一直巡航速度,可以跑29個小時,也就是580海里左右。
換算成公里,1070公里。
陳遠看了海圖,現在的位置在大陸架邊緣位置了。
「在海上,要怎么找魚?」何飛說。
「眼睛觀察。」陳遠說:「通常來說,洋流交匯區域的魚多。南海這邊我也不清楚,到處看看,隨便轉轉。」
「很簡單的,先找到海鳥,然后追海鳥,很大可能性會找到魚群。」周升道。
魚群也不一定跟著洋流走。
想要在茫茫大海找到魚群,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海鳥來尋找魚群。
找魚的人,各有訣竅。
陳遠甚至聽說有人能通過迎面風來的氣味,找到魚群。
漁船逆風,聽說魚的氣味可以飄蕩很遠。這些聽著很玄乎,也不是不可能。
再就是站在高處瞭望,或者科技。
在南海,科技是個狠活。但要是在茫茫的遠海,如何找到魚群,只有科技是遠遠不夠的。
就林新海說,南海這邊的漁船多。
洋流交匯處的魚確實多,但那些位置所有人都知道,漁船也多。
那些位置賺錢可以,賺大錢就難了。
想要有好的收獲,就不能走尋常路。說白了,就是碰運氣的到處找。
周升在外面擺弄無人機:「這東西要怎么搞?」
陳遠走了過去,將無人機組裝好。無人機下面有一個外掛手臂,剛好可以固定遙感魚探的遙感器。打開操控,控制無人機起飛……
這臺無人機個頭很大,飛行的速度也挺快。
何飛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遙感魚探這種東西,好奇的湊著腦袋。
這套遙感設備相當不錯,就連海底的地形都能掃描出來。
「沒有魚?」楊巡說。
「這是遙感設備,畫面上不會顯示魚,判斷有沒有魚要看下面的波紋。」陳遠說。
如果就很少的魚,穿回來的感度就差。要是有魚群聚集,傳來的感度就強烈。
陳遠控制無人機飛了一會兒,然后控制向神狐暗沙那邊飛過去。神狐暗沙方向的魚就比較多,但是那些魚沒有聚集。
遙感技術是根據電磁波的理論,應用傳感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并呈現顯示器上。
陳遠他們這套是專門用于遠洋漁船的遙感,主要是收集生物信息。
用這個玩意只能判斷一個大區域魚群的大概規模,不能判斷魚的準確位置。說白了,就是用來找魚群的設備。
如果是出海釣魚,遙感魚探就沒什么用。
秋刀煮魚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wa,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