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干翻圍網船
時間一晃而過。
在海底山脈海域捕魚也有好一些天了,這里金槍魚數量明顯減少了很多。
張航漁船分兩班,效率極差。
這邊大眼金槍魚多,大眼金槍魚通常是晚上來上層水域捕食。
趙海,高賀,還有張航他們,晚上放魚鉤,白天收魚鉤。
一天兩根繩子。
不同的是,趙海他們一天放28萬米干繩,兩萬多個魚鉤。
張航他們一天放3萬米干繩,兩千左右的金槍魚魚鉤,再搭配五千多個短線鉤。
短線鉤釣小魚。這些小魚主要用來做魚餌。
張航他們效率,真就是不想多說了。
張航他們每天收放兩千個左右的金槍魚鉤。
高賀他們,兩天時間可以收放4萬多魚鉤,也就是三條干繩。趙海他們那邊要慢一些……
這段時間陳遠也不出去找魚了,就幫著大魚號放繩子。
陳遠他們的大白專門輔助大魚號,每次也下兩條繩子。一條繩子順著洋流不需要拉扯。另一條繩子由大白拉扯著,逆洋流。這樣的話,一次放兩條繩子只需要一條輔助船。
大魚號的兩條輔助船,就過去幫高賀和趙海他們放繩子。
時間過得很快,王鵬組的冷凍船終于來了。而大魚號的超低溫魚艙,也已經滿艙。
無線電里,高賀道:“張航,你們捕獲了多少金槍魚,夠不夠油料錢的?”
“那必須夠啊。”張航笑著道:“黃鰭金槍魚13個,大眼金槍魚61個,長鰭金槍魚43個。還有一些旗魚,槍魚。”
“你們算過值多少錢沒有?”
“總共39萬。”
張航他們的效率太低了,一天就放兩條繩子。放鉤的深度還經常搞錯。
放鉤的深度要計算,魚鉤支線長度加上浮球支線的長度,這就是魚鉤的深度。
他們船上的員工不知道怎么搞的,經常拿錯浮球。
張航他們送到漁船上的魚獲,林新海已經給他們結賬了,通知王鵬給他們轉的賬。就按照東江漁業海上的收購價,都沒有要他們提成。
這點魚獲,太少了,加了油,賺不來幾個錢。
陳遠也不知道他們的魚獲為什么那么少。之前何飛還在說張航他們,要是晚上漁船開著燈,十幾個人,用魚竿釣,都不止釣那么幾個。
……
“大伯。”陳遠和周升去了冷凍運輸船,看到林新民,笑著喊道。
林新民笑著點點頭:“這段時間辛苦了。”
“辛苦啥啊,我們在釣魚艇上很輕松的,辛苦的是師父和四叔他們。”陳遠笑著道。
林新民之前在保姆號上。
保姆號回國,半路上的時候,林新民上了這條冷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