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他們給釣魚艇加滿油,靠岸后吃了頓飯,就丟下羅浩和王鵬,出發找魚。
瓦魯阿圖的魚多,離開維拉港,跟著洋流圖前往1號標點的路上,陳遠他們就遇到一個魚群。
距離維拉港十七海里,遙感魚探信號密集……
“我去,這么刺激的么。”周建國看著遙感魚探畫面,一下子就興奮了起來。
“咋了。”周升的腦袋探了過來。
“前面一個魚群……巨大。”陳遠道。
“金槍魚魚群?”周升問。
“還不知道……有魚群,那肯定也有金槍魚。”周建國說著,釣魚艇已經靠近魚群了。
魚群在被什么追趕,向南,時不時就有魚跳出水面。
周建國拿著望遠鏡:“鯖魚群。”
陳遠打了方向盤,來到魚群邊緣……漁船速度快,很快就探查了一遍。
這是一個高度集中的魚群,正在抵御捕食者,聚集成球狀了。數量多到夸張……
如果是圍網船過來,一網下去,,估摸著能有兩千多噸。
“鯖魚周圍有槍魚,金槍魚。”陳遠說。
周建國‘嗯’了一聲:“咱們跟著這個魚群,看魚群什么時候散開。”
陳遠降低了速度,慢悠悠跟著魚群。
這個魚群數量巨多。
不過可惜的是,陳遠他們的漁船還沒有過來。
再一個,他們的是延繩釣漁船,就算過來了,看到這個魚群也沒有辦法。
鯖魚又名青花魚,俗稱鮐魚、青花魚、油胴、青鲇。是一類很常見的食用魚……
鯖魚屬肉食性魚類,喜歡棲息于硅藻豐富的中上層水域,通常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為食。但同時也是海鳥、海洋哺乳動物和大型肉食性魚類等更高一層食物鏈上生物的主要食物。因此常常步調一致地聚群巡游,這樣可以抵御捕食者。
常見的鯖魚一共有三種。
一,大西洋鯖魚又俗稱挪威鯖魚、波士頓鯖魚,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兩側溫帶和寒帶海域,背部有清晰的深藍色線狀條紋,身體細長,腹部灰白色,體長可達50厘米。市售大西洋鯖的體型都較大,由于生活在寒冷水域,脂肪含量較高。
二,白腹鯖,俗稱日本鯖魚、真鯖,廣泛分布于全球亞熱帶、溫帶水域,比如日本海、朝鮮半島,中國東海,美國和加拿大。背部有不規則青綠色斑紋,腹部銀白無斑點,體長可達50厘米。漁獲量不高,價格相對貴一些,脂含量和大西洋鯖相似。
三,也就是陳遠他們現在遇到的這種,花腹鯖,又俗稱澳洲鯖,芝麻鯖。
主要分布區域,日本南部至澳洲和新西蘭的太平洋熱帶,亞熱帶海域。
花腹鯖,魚體橫截面更接近圓形,最顯著的特征是腹部散布著淡灰色斑紋和斑點,就如同芝麻一般,芝麻鯖也由此得名。體長可達45厘米,由于生活在熱帶海域,脂含量比上面兩種鯖魚低,口感略遜色,產量特別大。
花腹鯖便宜得很,在基里巴斯,圖瓦盧等等,都有。
陳遠他們用來釣金槍魚的魚餌,主要就是花腹鯖。鯖魚里面最便宜的了,拿回國,以現在的價格,最多不超過六千元1噸。這種魚在國內也很常見,便宜得很。
魚群聚集,吸引來了海鳥。
一場精彩的海鳥捕食開始上演。
“趙海,老錢,老劉和老許,你們還有多久到。”周建國通過無線電,喊道。
“明天下午到。”
“啷個了嘛。”高賀的聲音傳了出來。
“咋了?”劉四。
“看到魚群了,一個超大魚群。”周建國無限遺憾。
“有多大?”
“價值好幾百萬,甚至可能過千萬的大魚群。”
陳遠躺在旁邊,笑看著周建國吹牛皮。嗯……也不算吹牛皮。
澳洲鯖的個體大,聚集成群了,要是算上別的魚,兩千噸應該有……價值,確實也有幾百萬,甚至過千萬。
這種超大的魚群在遠海很難見到,但在太平洋東部,印度洋西部……大型鯖魚群數量很多,特別是洄游期。
隨著海鳥捕食的開始,底層的金槍魚,槍魚,鯊魚等等,也開始向聚成球狀的魚群發起沖擊。
傍晚了,魚群散開。
周建國開著船,追著一個金槍魚魚群來到了曼高島西部海域。這個金槍魚魚群,估摸著有一百多尾,還沒有完全黑盡,魚群也散開了。
聽到周建國說發現一個超大魚群,趙海他們都興奮了起來,開足了馬力狂奔,一個個興奮得很。恨不得馬上可以趕到,直接開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