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陳逢當初所說的這些,劉備莫名地回過頭看了一眼軍隊所在的方向。
‘如今我的麾下,可不僅八千人!’
‘如今,跟上來的軍隊大約有一萬三千余人……說起來的話,真要感謝子吉當初進行的南陽遷徙了,若非如此的話,他們恐怕不愿跟上。’
‘但……’
‘為何我還是沒有信心?’
思索間,他攥緊了拳頭,眼窩深處也在同時出現了一抹感慨。
不知道為什么。
哪怕劉備現在有一萬三千人,比陳逢預料的還要多五千人,而且大多都還是敢戰、能戰的將士。
再怎么說,也算是讓他有了一點底氣。
可他只要一想到曹操,內心里剛生出來的一抹底氣,很快就會泄掉了。
因為他一來無險可守,二來沒有糧草輜重的補給。
三來……劉琮帶頭投降以后,整個南郡隨之便處處都是危機了。
這般情況下,他還能怎么辦?
跟蔡瑁等人打一仗?攻占一個還算不錯的縣城?
別開玩笑了。
先不說攻占縣城以后,能不能擋得住曹操數十萬大軍的南下,更關鍵的一點在于……
蔡瑁等人什么實力,他劉備又是什么實力?
用以卵擊石來形容他們雙方之間的實力對比,都算是極大的美化了。
也就是蔡瑁等人新近投降,生怕引起某些不必要的誤會,并不能隨心如意地動刀動槍。
否則的話,光是這些投降派就夠他狼狽逃竄了。
當然了,真要說起來的話,以上這些問題,大多還是擺在明面上的問題。
跑的快一點,老實一點,秋毫無犯一點……大概也就可以避免了。
因此之故,劉備現在所要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并不是這些明面上的,而是隱藏在暗中的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說起來很簡單,簡單到……或許只要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
曹操才是掌握主動權的那個人。
也就是說,曹操一旦到達襄陽,他想派多少追兵就能派多少追兵。
真要是看他劉備太危險,便是拉上蔡瑁、蒯越等人一起傾巢而出,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只能跑。
跑的時候,他甚至還要保持自己的相對弱勢,不僅不能動用麾下的這一萬三千人,同時還要表現出一種只要不跑,立刻就會徹底敗亡了的模樣。
只有這么做了,曹操之后才會只派遣少量追兵。
否則,真要是他一路走的很是招搖,甚至還有著隨時都能埋伏的表現,那就真的完了。
掌握主動的曹操,說不得就會拉上剛剛投降的蔡瑁、蒯越等人一起進攻。
哪怕這種可能性很低很低,但卻也是劉備不得不防的。
也正是因為這些緣故,有些人才會提出埋伏、反擊的建議。
實在是劉備真的還有點實力啊。
真是一點實力都沒有的話,誰敢勸他打埋伏?
而且真要是沒實力的話,那叫打埋伏嗎?
分明是送菜!
那些提出建議的人,便分明沒有看出這一點,而且還想著打退曹操……
這不是鬧著玩嗎?
曹操的追兵如果敗了,難道就沒有第二波了?
別忘了,曹操此次南征那可是帶了幾十萬人的!
就算是損失幾千人,乃至幾萬人的追兵……而且還只是追兵,不是在大戰場上,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