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景興先生給我講了一個賑濟災民的故事,我也不知道他是有意還是無意,反正我聽完了這個故事以后,下意識地便覺得,不能讓人隨便賑災了。”
“否則整個襄陽的人口,最少都將減去十分之一。”
“其次,那些人有了威望以后,也許就會做某些不該做的事情了……”
是的,陳逢說的就是私賑的事。
這也是漢代與之后時代嚴格分明的一件事。
漢時,私自賑濟百姓的事情,簡直太多太多了……不管是不是心懷鬼胎。
直至到了唐朝之后,私自賑災就變成了大罪。
說夷三族就夷三族,可謂絲毫不留情面。
里面隨隨便便賑災的劇情……真就是里面才有的了。
那就是嫌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死的不夠快了。
對此,陳逢其實是不想改變的,因為這么一改變,之后就有可能會死去很多災民。
可問題在于,如果不去改變的話,災民不僅會死,甚至還會被利用起來。
比如此時的襄陽城外。
到處都有大家族在賑災。
但你要真以為這些人都是好心,那可就錯了。
他們只是想著打一個時間差,然后收攏更多的百姓而已。
收攏百姓干什么?
當然是將其變成家生奴了。
畢竟來說,對于當代的很多人來說,沒有奴仆的大家族,絕對是不能被叫大家族的。
而他們現在做的事,便是這些了。
陳逢一開始也沒想到人會這么惡劣,直到王朗跟他講了一個故事,他才突然發現,賑災這種事,當真是不能隨便去做的。
不過他也沒想一桿子打翻所有人。
他只是想根據現有的一些惡劣事件,立下一定的規矩罷了。
“竟有這等惡劣之人,子吉可是想讓我將這些人抓起來?”
與此同時,漸漸聽出不對味道的劉備,臉色也變得陰沉下來。
他萬萬沒有想到,有人居然在借助著賑災的名義,偷偷地收攏災民為奴仆。
就這一點而言,這些人便觸碰到了劉備的底線。
當然,這里也不是說他突然就有了國際精神之類的……主要是因為,劉備現在效仿的是劉邦。
然后,劉邦是怎么做的呢?
民以饑餓自賣為人奴婢者,皆免為庶人。
看到了吧?
劉邦就是這么做的。
而且,他大概是所有皇帝里面,唯一一個給予奴隸百姓的人了。
劉備既然在學劉邦,這一點自然也是要學的。
現在這些人公然違背高祖,甚至還逆練高祖所行,劉備又怎么可能受得了?
“若只是抓這些人的話,我也就可以了。”
陳逢連忙搖頭,道:“我只是想讓玄德公立下一定的規矩而已,至于抓人……這件事沒有律法嚴明,玄德公憑什么抓?”
“玄德公不能做這種事的。”
“好。”
劉備也沒多想,直接點頭道:“既是子吉所說,那就這么去做吧……若在此期間有人不服,直接告知于我便是。”
“喏。”
陳逢答應一聲,這就去了。
望著陳逢的背影漸漸遠去,劉備摸著下巴一會兒后,突然嘀咕道:“我要不要將高帝所行善政,于荊州再做一遍呢?”
比如那些因饑餓而賣身的人,便都可以當庶民嘛。
這樣一來,他麾下的人口,或許就會直接壯大好幾分了。
不。
不是或許。
而是一定。
別忘了,劉備在荊州可是待了整整七年時間的。
在此期間,他對于那些大家族的做法,多少還是有所耳聞,或者說是親眼所見的。
他很清楚,那些大家族在之前的時候,到底偷偷摸摸地收攏了多少奴仆。
如果能夠將那些人釋放出來……
“子吉說,人口就是一切的根本,不論是打仗,還是耕田,亦或者是開墾荒田,或者是打造兵器……”
“既是如此,若是我將高祖所做之事再做一遍,豈不便是天大的好事了?”
“不僅可以讓奴仆變成庶民,同時……還能讓我的底蘊更加豐厚。”
“……”
“或許,可行?”
一陣嘀咕后,劉備愈發的想這么去做了,不過他最終卻還是將這一想法壓了下去。
“戰事將至,如今當以安撫為主,還是之后再說吧……”
“嗯,等到時候且再問一問子吉。”
“子吉,應該不會拒絕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