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這個人,其實沒有什么好說的。
不過有一說一,該說還是得說的。
畢竟來說,此人現如今雖然名聲不顯,但在歷史上,他其實還是很厲害的。
最起碼,王連上了蜀志。
沒錯,他就是那個王連王文議。
至于他是怎么突然出現在荊州,而不是在益州當縣令的……
陳逢其實也不是太清楚。
據說是因為南陽派系形成的緣故。
不過這不重要。
畢竟來說,南陽派系都形成到這般田地了,居然連李嚴都沒有拉過來……
就算是重要,又有多重要?
所以,嚴格來說這件事不算太重要。
最重要的是。
此人會打仗,而且很能打仗,這就已經夠了。
然后縱觀他的歷史……
好吧,陳逢忽然就覺得王連此人沒什么可說的了。
因為他雖然登上了蜀志,但要實在說起來的話,他的能力其實并不算是突出。
畢竟王連此人就算是到了后期,也才只是堪堪混到了屯騎校尉、丞相長史的位置上而已。
嗯……
這雖然很高。
而且由于屯騎校尉的特殊性,已經可以稱之為重臣了。
但這也要看是和誰比。
如果是跟一般人比,王連這份履歷確實很是不錯。
可他現在是在對比劉琰。
如此一來,也就稍稍有些不夠看了。
那么劉琰此人如何呢?
縱觀他的一生,其實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
高位低配。
如果再加上一句話的話,大概可以再加上后世的性價比不高。
真不是陳逢在黑他,主要是因為,這家伙確實是沒干太大的事情。
僅亮眼的戰績一項來說,王連都是他高不可攀的了。
但有一說一,劉備對他那也是真的好。
開局的時候就把他當成了賓客。
這么多年下來后,劉備更是已經把他提拔到了從事中郎的高位上。
而要說歷史的話,那就更加不得了了。
開局一樣,也都是賓客。
但是在中段的時候,劉琰的履歷就直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入蜀之后,他是固陵太守。
這個位置有多重要呢?
這么說吧,蜀中的門戶,就是由他看管的。
也就是說,但凡是劉琰有一點其他的想法,他就直接能夠切斷屬中跟荊州的聯系。
更為關鍵的是,在這之后的多年當中……哪怕是荊州丟了之后,劉琰的這一職位也都沒有動過。
直到劉禪繼位,這一切才發生了更改。
當然,是往好處改。
因為劉禪繼位之初,劉琰就直接受封都鄉侯了。
在官位排名方面,更是僅次于李嚴。
而這還不算完。
因為這個時候的劉琰,同時還兼任了衛尉、中軍師、后將軍……
這是什么概念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官位之高,幾乎是僅次于諸葛亮跟李嚴的。
也就是說,他在蜀漢是名義上的第四號人物(加劉禪)。
按照道理來說,這人的未來一定會很光明吧?
事實上而言,劉琰的前途確實很光明。
因為就在劉禪繼位之后不久,他就又被推到了后將軍、乃至車騎將軍的位置上。
更為關鍵的是,這個時候的李嚴,在軍械糧草方面犯了極大的錯誤。
隨之,劉琰也就順利成章的變成了蜀漢的第三號人物。
但他的光明前途,卻也隨之止步了。
甚至于,他的小命都直接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