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陳逢不愿意留在襄陽坐鎮。
主要是吧……
他也不知道該怎么選擇了。
因為陳逢自己都覺得,兩個選擇……也就是攻、守這倆選擇,那都是相當不錯的。
如果非要讓他決斷……
這根本不可能!
畢竟來說,他陳逢又不會直接出城沖陣。
負責沖陣的人,一定會是文聘、鄧芝這樣的人。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可能會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下達一份命令呢?
所以思來想去之后,陳逢最終決定,將這份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才去做。
也就是說,如果文聘覺得可以出城莽一波,那就直接去。
如果文聘、張存或者鄧芝等人覺得不行,那就好好地守城。
具體怎么做,交給這些專業人士就行了。
是的。
文聘想錯了。
陳逢壓根一點算計都沒有,就只是想要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罷了。
不過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份決斷是文聘下的。
這就說明,他肯定是有一定信心的,否則的話,他無論如何也不會下定這樣的決斷。
當然,如果出了問題的話,陳逢肯定還是會背鍋的。
他總不能害了文聘。
畢竟來說,如果他不背鍋,而且文聘又做錯了的話。
劉備集團本就不多的大將,恐怕當場就會減1。
但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對于陳逢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只剩下了一件事。
為什么還沒魚上鉤?
當著兩個妹子的面,這破魚一點面子都不給……
這種情況下,他是不是要發動十萬大軍一起來垂釣?
畢竟,對于釣友來說,上不上鉤不重要,重要的是絕對不能丟了臉面。
要是空軍,那可就太丟臉了。
最關鍵的是,由于他這一手太過于裝逼,有很大概率會被記錄到史書上。
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這一幕很可能會由于太帥,之后還可能會登上課本。
也就是說……
‘初,曹仁伐襄陽,逢于城外釣魚,不獲。幸而此戰大勝。’
‘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當初某某史學家為什么要寫這一段啊?’
‘老師告訴你們,這是因為某某史學家要告訴我們,陳逢在此戰當中耗費了極大的心力,因此才會連魚都釣不上來……’
‘當時陳逢的心境,大概就是……明白了嗎?背熟了,要考的。’
……
當然,以上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當這些人開始長大,而且變成了資深釣友以后……
或許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到時很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對話場景。
‘釣友甲:想當年姜太公直鉤釣魚,都能釣到魚,我今天買了幾萬塊的垂釣套裝,居然連魚的影子都沒看到…’
‘釣友乙:有一說一,確實……不過吧,當初陳逢不也沒釣到嗎?’
‘釣友丙:哈哈……’
……
‘早知道的話,我為什么要出來釣魚啊?’
想到以上場景的發生,陳逢已經開始尷尬了。
不過他也知道,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就算是他想后悔,卻也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現在的他,也就只剩下了一個辦法。
死等。
繼續熬!
他就不信,這年頭會連一條魚都釣不上來。
空軍?
不可能空軍的,永遠不可能會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