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比起[蠱蟲—瘧原蟲1型]之類的項目,李青葉更加看中另一種生物改造物。
科研基地的a3區。
一個水箱之中,充斥著特制的營養液,里面正培養著一株珊瑚。
珊瑚并不是植物,而是動物,從生物分類學上來講,珊瑚和水母其實是近親。
取出一截珊瑚結晶體,使用切片器,切下一些厚度只有200納米的薄片。
在顯微鏡下,這些珊瑚結晶體的切片表面,密布著各種各樣的晶格,這些晶格非常整齊,有著一定的排列規律。
這并不是自然形成的珊瑚結晶體,而是通過基因重組技術,李青葉插入了“六放海綿”的硅晶體生成基因序列、“蛇尾海星”的色素感官細胞生成基因序列、“蛇尾海星”的骨骼細胞生成基因序列之類。
六放海綿的硅晶體,擁有一種名為“阿氏偕老同穴”的硅晶體結構,其光線傳遞非常精確,比光纖更加優異。
蛇尾海星的兩個基因序列,同樣在光傳感、光傳播上有巨大的用途和優勢。
最后他又插入了鮑魚的一種基因,讓珊瑚可以生成“千層復合納米結構”。
雖然目前還不夠完善,但是第一代[光子珊瑚]已經可以生產大量的仿芯片結構了,而且不同于電子計算機的電信號傳導,光子珊瑚是光子傳導和電子信號結合類型的。
現在這個技術的問題,一方面是芯片結構的構造精確度,一方面是外部配套設備,還有軟件之類的東西,都需要李青葉一一解決。
光子珊瑚的優勢是立體疊加和光子傳導,還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而且對外部環境的干擾有非常強大的抵抗力,能耗也非常低,生物相性也不錯。
不過作為第一代實驗產品,目前還不具備量產的條件。
他研究這個東西,并不是為了計算力,而是為了植入實驗體之中,方便控制實驗體。
查看了珊瑚切片的納米結構后,記錄了一些缺陷信息,為下一代光子珊瑚的改良提供參考。
李青葉放下手上的圓珠筆,揉了揉太陽穴,心里面暗自想道:必須盡快提升內部的監控手段,不然敵人遲早會滲透進來的。
在利益面前,人類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
別說公司員工了,就算是父子兄弟,為了利益都不乏反目成仇的。
永遠不要相信人性。
也永遠不要去試探人性。
蠱蟲方案勢在必行,但僅憑瘧原蟲一種,顯然存在不足和漏洞,很容易適得其反。
對此李青葉非常清楚,以當前的情況來看,他現在需要一批真正的死忠。
那什么人會死忠于他?
哪怕是從小培養的部下,都可能背叛,只要人還存在欲望,那就很難徹底死忠。
不徹底的忠誠,就是徹底不忠誠。
但是通過這個思路,李青葉想到了上世紀被淘汰的一種醫療技術——前額葉切除手術。
切除掉前額葉之后,人就失去情感和欲望,變成只會呼吸的“半植物人”。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一個沒有感情和欲望的人,那自然不會被誘惑,只要解決了控制問題,這無疑是一種可以批量打造死忠的好技術。
甚至連手術都不需要做,他只需要通過crisr序列和建木因子組合,將人體中關于前額葉的基因序列變成假基因,就可以徹底將其變成一個“活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