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8月11日。
土瓦港下了一場大雨。
劉志凡放下手上的文件,這是可口公司的合作意向書,對方通過仰光的買辦發過來的。
“呵呵……又玩這一套,真以為我們是傻子?”
馬馳搖了搖頭,拿起一杯龍井茶:“傻子很多,假傻子也不少,目的不一樣罷了。”
可口公司在合作意向書中的合作條件非常寬厚,這并不是他們良心發現了,而是在試探青葉集團。
顯然已經通過一些渠道,可口公司已經知道了青葉集團向金星和沙溪供應低價玻璃瓶的事情。
對于如此廉價的玻璃瓶,可口公司也感到了壓力,以及背后存在的危機。
因此他們試圖通過這一份合作意向書,一邊試探青葉集團的玻璃瓶生產成本,一邊又打算通過合作,將青葉集團拉上自己的戰車,以后嘗試吞并青葉集團。
這是可口公司的慣用手段之一。
無論是當年進入華國市場,還是這些年在安南、瀾滄、高棉的建廠投資,都是和當地合作,然后逐步摧毀當地的本土品牌,最后徹底壟斷市場。
他們最喜歡和買辦合作,并不是買辦們不知道對方包藏禍心,而是雙方利益一致。
買辦只要賺錢,短平快的賺錢。
至于什么民族品牌、本地實業、技術自主,對于熱衷于成為國際公民的買辦而言,并不是什么必要的東西。
當然,如果這些“噱頭”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那他們倒是不介意披上一層皮。
劉志凡的管理者程序中,那龐大的商業數據庫里面,有一大堆商業發展歷史,怎么會不知道可口公司的心思。
“可惜了,我們可是同行呀!”劉志凡聳聳肩笑道。
馬馳自然明白劉志凡的話中之意。
巨企和買辦或許可以成為一家人。
但是巨企和巨企之間,注定是不共戴天的仇敵。
馬馳和劉志凡都信奉李青葉的“世界終結論”,哪怕有核武器的威懾和平衡,世界在未來五十年內,必將走向終結,這種終結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人類文明從生物學意義上的終結,即人類滅亡。
第二種可能,則是人類文明將實現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大一統,然后進入宇宙時代。
這是一個二選一的必然結果。
也就是說,要么滅亡,要么飛升。
那么人類文明將以那種形式滅亡或者統一?
李青葉的觀點非常清晰,人類的滅亡大概率是內戰、疾病和環境惡化;而人類文明的統一,則會由巨企完成。
為什么是巨企?而不是其他的組織?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技術在進步,技術的門檻在提升,技術的壟斷在富集。
不說智人公司掌握的生物芯片控制技術,就以當前各國的電子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基因工程之類,普通人根本反抗不了大公司的控制。
在李青葉看來,普通人已經失去了最后一次翻身的機會了,沒有在技術大爆炸之前,完成對世界的徹底改造,注定了普通人必將一敗涂地。
當然,其實二十一世紀的前期,普通人其實還有最后半次機會。
那就是通過生物手段,徹底打破整個世界的秩序,通過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摧毀大家族和大資本家的傳承(從生物學意義上的摧毀),將巨企扼殺在搖籃之中。
但是這種機會只有半次。
而且一旦失控,人類文明將徹底毀滅。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普通人和上等人之間的差距,只會變得越來越大,仿佛天淵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