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能源
在棉蘭島的李青葉,收到了陳劍雄和多米諾匯報,他看完之后,非常滿意安保部的進度。
然后將自己的指令輸入耳機之中,讓加菲盡快回復倆人。
他自己則繼續著手上的工作。
此時他在棉蘭島的三寶顏地區,這里設置有一個甲烷發酵廠,研究基地就在甲烷發酵廠的旁邊。
這個基地搭建了一個高度30米的穹頂鋼結構,將內部包裹得嚴嚴實實,對外宣稱是新型甲烷發酵池。
從華國石油大學招聘過來的三名應屆畢業生,加上從勝利油田挖過來的兩個老工程師,正在忙碌著打井。
他們已經入了呂宋國籍,連家人都帶過來了,才可以參與到這個項目之中。
老工程師齊援朝和他夫人張紅,都是勝利油田的老工程師,一個是從事鉆井方面的,另一個則是地質勘測方面的,都退休好幾年了。
夫妻倆其實并不想過來呂宋,奈何造化弄人,唯一的兒子得了肺癌,幾乎花光了老兩口一輩子的積蓄,孫子孫女又嗷嗷待鋪。
迫不得已下,倆人只能重操舊業,但國內哪里會要已經退休的老人,就算是要,工資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夫妻倆又不是那種會鉆營的人。
最后智人公司的人事部親自登門拜訪,在真金白銀面前,夫妻倆還是心動了。
來到呂宋之后,其兒子很快就被智人公司的醫院收治。
甚至李青葉還親自出手了一次,利用基因技術,培育出專門克制其肺癌細胞的基因炸彈,直接將齊援朝兒子體內的癌細胞滅殺了。
看到兒子逐漸康復的齊援朝夫妻倆,也投桃報李,不僅僅幫智人公司勘探石油和天然氣,也幫忙帶著一部分新人和編寫一部分教材。
此時基地內的鉆井設備,已經打到了地下三百多米左右。
通過取出的巖芯,齊援朝和張紅仔細檢查著。
“老師,這應該是含油頁巖吧?”另一個年輕的準工程師詢問道。
齊援朝點了點頭:“是的,273米開始,就是含油頁巖,現在要看具體厚度是多少。”
設備繼續向下鉆,隨著時間的推移,直到深度362米的位置,含油頁巖就中斷了。
他們又查看了其他五口井的巖芯。
張紅一邊寫數據,一邊說道:“這一片區域的含油頁巖平均深度在260~370米之間,厚度達到了90~110米左右,是一片不錯的頁巖油儲層。”
智人公司之所以盯上頁巖油和頁巖氣,主要是呂宋的天然氣和石油儲量實在太少了,唯一一個可以規模開采的天然氣田,也處于瀕臨枯竭的邊緣。
雖然現在智人公司在呂宋的甲烷產量,每個月達到67億立方米,可這個數量還是太少了。
至于大馬的石油和天然氣,本身也是會枯竭的,加上那邊的油氣田很多都被歐美公司承包了,在不能賴掉合同的情況下,大馬的油氣供應量是不太夠的。
特別是暹羅、洪沙瓦底,也是石油天然氣資源比較貧乏的地區。
要靠大馬一養三,顯然有些強人所難。
因此智人公司必須想辦法,挖掘本身的潛在資源。
呂宋群島由于處于板塊交界處,基本上很難出現大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層,但這不代表呂宋沒有化石燃料的挖掘潛力。
頻繁的地震和火山噴發,會導致石油天然氣的儲層被破壞,很難形成大油田。
但火山噴發形成的火成巖層,卻是一種內部稀疏的多孔巖石,因此那些被破壞和分割的油氣,會在天長地久的地質運動之中,逐步轉移到一部分火成巖的孔隙內,形成含油火成巖層。
另外就是一部分頁巖,也是良好的儲油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