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最好給我招收一位秘書。”蕭奇突然加了一句。
上一次前往廣州,雖然零時起意,但是什么都要自己出面,很不方便,根本跟他甩手掌柜,遠程操作相悖,看看電視中,小說中那個主角不是有事秘書干,沒事干秘書。
干秘書的事情他做不出來,但是有事情秘書給處理了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會議召開了三個小時這才散會,一散會,蕭奇就跟著姑父張少平來到了工廠。
現在奇山制藥公司的工廠,原本蕭奇就設計很大面積,而且他現在有的是錢,他個人賬戶上就有近五十億存款,所以特意踏出十個億,購買了廠房周邊的土地,足可以建設一個大型的工業園區。
現在總部大樓,工廠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至于狂犬病疫苗中心,正好有一處巨大的廠房空著,適合作為工廠使用。
“我要組建一個生物制藥研究所。”
蕭奇找到了孫濤提出了自己的提議。生物制藥研究所,孫濤渾身一顫,一家大公司,大集團,其中一個很大的決定因素就是研究所,有了自己的研究所,才能夠保證藥品的更新換代,才能夠保證一家公司能夠長治久安,才能夠有效的發
展。
任何一家制藥公司,都是一塊不可取少的版圖。
“蕭總,我孫濤加入奇山制藥公司是我這輩子做過的最好的決定。”
孫濤一臉激動的說道。
“蕭總,你要組建自己研究所,我到有一個人可以推薦給你。”
“孫誠。”
蕭奇對于生物制藥說實話剛剛接觸,還真的知道不是很深,這個名字還真沒有聽說過。孫濤笑著說道:“孫誠,華夏工程院院士。醫學病毒學專家。天南省天河市人。1964畢業于天南大學。京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病毒疫苗研究開發工作。主持細胞培養痘苗的研制,建立的
生產技術在全國各生物制品所推廣應用。主持風疹活疫苗的研究,選育出
d-2株減毒病毒,開發了減毒活疫苗。”“上世紀80年代初主持乙肝疫苗的研究與中間試驗,開發了血源乙肝疫苗,80年代后期與中科院生化所合作開發了重組痘苗病毒乙肝疫苗;90年代初又主持從美國引進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工業化生產技
術,使疫苗質量、產量不斷提高,滿足了乙肝免疫接種需要。獲國家和部委獎勵9項,新藥證書3項。1997年當選為華夏工程院院士。”
“姓孫,你跟他什么關系。”蕭奇問道。
孫濤說道:“不瞞你說,他是我的三爺爺,也就是我爺爺的三弟,我們孫家最有出息的人,一年前退休,現在閑置在家,如果由他出面,組建這一家生物制藥公司,保證是事半功倍。”
蕭奇雙眼一亮,工程院院士,但是這一名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就他了。”
“不知道那里可以找到你的三爺爺。”蕭奇問道。
“他現在就在天河。”
第二天,蕭奇和孫濤來到了這位醫學病毒專家的住所,居然并不是在城內,而是在靠近天河郊區的棟小院落中。
孫誠四幾年出生,現在算起來差不多六十多歲了,但是第一眼看到老人,卻給人一種精明能干的感覺。
“三爺爺。”
“小濤來了。”老人正在小院中打理自己的花草,看到孫濤過來,笑吟吟的走了過來。
“這位是。”孫誠也看到了蕭奇,問道。
“蕭奇,孫老好。”
“來,喝茶。”
很快三個人就坐在了一起,相對而坐。
喝茶的時候,蕭奇就對著孫誠發起了邀請,并且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老人端起茶杯輕輕的抿了一口,搖搖頭說道:“這一次,我可能要讓你失望了,我老了,退休了,如果你在早上五年我一定答應,現在,我是有心無力。”
“不過。”
老人說道這里話鋒一轉,說道:“你要找一位所長,主持這件事我到有一個人選,說起來他還是我的學生,在病毒學方面一點也不比我差,他留過學,而且他之前也是一家研究所的所長。”老人說的人名叫吳浩,武漢一家生物制藥研究所的所長,今年五十歲,正是一個醫生對巔峰的時候,不過他這個所長也是前任,因為這一家生物制藥研究所正面臨倒閉的危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