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居士要是知道了這些保準郁悶的吐血。
以他98的精神力,畫五張符都需要休息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夠繼續畫符。
蕭奇看著眼前的畫符材料,一咬牙,私心作祟,取出十張符給八爪魚發了過去。
“天才,你果真是天才,二成的成功率,更何況你還是第一次畫符,一般一階畫符師也都只有這個水平。”八爪魚感慨的說道。
“畫符師最主要的是天賦,沒想到你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天賦。”
“滴,八爪魚發了一個紅包給你,是否領取。”
“領取。”
“滴,八爪魚發了一個紅包給你,是否領取。”
“滴,八爪魚發了一個紅包給你,是否領取。”
八爪魚一下子給他發了三個紅包。
蕭奇想都沒想就領取了,白光一閃,面前多了一大堆畫符的材料,于此同時手中還多了一本發黃的書本。
薄薄的殘缺不堪,特別是后半部分更是遺失嚴重。
“上清符箓。”
發黃的書本上依稀可以看到這幾個字。
西漢景帝時陜西咸陽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行成道,德潤百姓,定證仙籍,揭開了茅山道教的新紀元。
后人為紀念三位真君的大功大德遂改句曲山為茅山。時稱大茅廟宇為“白鶴廟”。從此,茅山就成為后來道教修真之士修真養性的圣地,以至后來成為道教“三山符箓”發祥地之一。
道教中的天師道和上清、靈寶派分別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活動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箓”。即茅山的上清箓,閣皂山的靈寶箓,龍虎山的正一箓,稱為符箓三宗。
宋哲宗紹圣四年,朝廷下令,封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本山的正一、上清、靈寶三大派為“符箓三山”。當時是三山鼎立,領導了整個江南地區的道教。
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師、上清、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歸并于以符箓為主的正一派。從此茅山成為以正一為主的道場,但其教義譜系等仍按上清派沿傳。
上清派稱“上清符箓派”,因在茅山,故又稱“茅山派”,上清派以主修傳承《上清經》系列而得名,尊魏華存為祖師。
上清符箓,說白了就是三山符箓之一茅山派的傳承。
在未來神符道就是結合了茅山,龍虎山,閣皂山三山符箓發展而成。
單單是這一本書就有數千年的歷史。
在上清符箓這一本書的第一頁,寫有三茅道人的稱號。
三位祖師的名號。
唯一可惜的是這一本上清符箓確實嚴重,經過蕭奇一番研究,只是從其中找了五種符箓。
“凝神符”“驅邪符”“天雷咒”“鎮山符”“隱身符”
加上回春符,蕭奇發現自己手中一下子就多了好幾種符箓,一共六種。
一階符箓又被稱為凡階符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