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比武。”原來是極限武館趙武林成為化勁宗師,武館檔次立馬提高一個檔次,全國一共一百多家武館,而開設武館最低要求明勁修為,這些武館中明勁武者占據一半,近五十人,暗勁武者占據三十多個人,還
有二十來人根本不會武功,但是有錢。
還有七個人是化勁宗師,之前是七個現在是八個。
香江詠春,兩廣洪拳,魔都精武,津門八卦,哈市形意,滄州八極,兩湖太極,加上他們天南極限。
每一個門派都代表著一位化勁宗師。
就在三天前,極限武館接到了邀請令,然他們參加三年一度的武林大會。
現階段武林分為國術和古武。
古武凋零,只存在少數幾個人和八大家族,他們都是以家族的形式存在,早就不以武林人士相稱,而且人數稀少加起來不到千人。
不像是國術,無論是哪一個拳種,動不動就是數百萬人,加起來全球有近億的人修煉古武,六十分之一。
當人修煉有成的再在這個基礎上不足百分之一。
也就是一百萬人,最起碼達到整勁地步,再有十分之一達到明勁,十萬人。
再有百分之一達到暗勁,也就是一千多人。
再有百分之一達到化勁宗師,也就是十多個人。
這八大武館就是代表了整個國術界一般的高手。
這對于趙武林想都不敢想。
趙武林原本就是出自八極拳分支,能夠打出一片天地來,也不得不說他應該有此殊榮。
武林大會,自然少不了武功切磋,如果他們當初三大武館比武一樣,這一次聚會也會召開一場比武。
分為弟子,教練和館主之間的較量。
弟子自然是趙振,教練他們就想到了蕭奇。
武林大會,蕭奇一口就答應了下來,正好可以去見識一番。
趙振一聽大喜,一個星期后出發,地點就在素有武林之鄉的滄州。
滄州素有“武術之鄉”之稱。滄州武術源于隋唐,盛于明清。千百年來,滄州武林精英薈萃,豪俠云集,形成了濃厚的習武、尚武的民風。
源起或流傳滄州的門類、拳械達52種之多,占全國129種門類、拳械的40,乃中國武術發源地之一。1992年,滄州市被國家體委首批命名為“武術之鄉”,成為全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市。“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這是前人對深受群眾喜愛的太極拳和八極拳的贊譽。八極拳的創始人就
出生在滄州孟村。滄州武術大師在與外國拳王打擂比武中,屢戰屢勝,為國人贏得了榮譽。1903年,滄州“神力千斤王”王子平在滬擊敗擺擂的美國、英國、法國拳王,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欣然書寫了“南山搏猛虎,深潭
驅長蛟”賀聯贈送。王子平---晚青十大高手之一,同霍元甲,黃飛鴻,大刀王五,燕子李三,杜心武,海燈大師,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等人齊名,滄州拳師在推動中華武術發展中做出過積極貢獻。滄州武林,根深葉茂;滄州武杰,名揚八方;滄州武術,遍及華夏,遠涉亞、歐、美、非一些國家和地區。滄州“武術之鄉”之譽,宏揚中外。滄州人民,自古以淳樸、剛直、勤勞、勇敢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