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按照北方傳統,包餃子,但是在他們井山鎮就沒有這個傳統,更喜歡的是湯麻辣燙。
麻辣燙在兩年前,被廣安市申請為廣安市傳統美食。
麻辣燙很簡單,根據個人喜愛準備半包或者一包火鍋料,切好蔥姜蒜,放入其中,然后把要燙的食物,率先用竹簽串好,放入鍋中,你喜歡吃什么就拿什么。
跟火鍋差不多,也跟串串香差不多,但是麻辣燙很顯然取自兩種特色美食的優點合二為一,湯汁更好,味道更美。
早就在兩天前,采購年貨的時候,就商量好了,吃麻辣燙。
至于春節聯歡晚會,一如既往的單調無味,歌還是那些哥,只不過換了演唱者,舞蹈還是那些舞蹈,只不過換了跳舞的人。
主持人依舊是那些主持人。
倒是小品,多了幾個新人,讓人眼前一亮。正月初一是“雞日”,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后引申為“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
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民間習俗:開門炮仗、拜年、占歲、飲屠蘇酒、聚財。
一大早,來家里拜年的就絡繹不絕,蕭平川,蕭平昌,蕭樹平,陸邦軍等農場負責人都來了,帶著禮物,過來拜年了。
不到一會兒功夫,家里就聚集了二十多個人。
不過蕭奇的任務也來了,舅舅一家要回娘屋,他一早就把外公給接了過來,今天一整天都在拜年中度過。正月初二是“狗日”,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
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么,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
同。以往這一天,蕭奇一家總會一起前往外公家,不過今年是走不開了,農莊工人都放假了,農工裝的蔬菜也得有個人照應一下,雖然每一個點,蕭奇都設立了一個看管人,但是主人不出面終究有點不妥
。
年前商量好了,親戚朋友一起聚一聚。
一大早,小姑一家,二叔一家,小姨一家,舅舅一家就趕了過來。
一屋子人,足足近二十人。
這個時候自然是禮物少不了的。
蕭平,小妹蕭婷讀大學,蕭奇直接拿出一把車鑰匙,扔了過去,說道:“這是你們的了。”
“哥,這是什么?”小妹不由問道。
“一人一輛車,就停在你們學校內,記得把駕照學了。”蕭奇買的車二十多萬,學生開車的不少,不要說二十多萬,豪車的都有不少。
現在有錢了無所謂了。
“謝謝哥。”蕭平高興的不得了,平時在學校看到哪些富二代開著自己的車,泡妞那叫一個順暢,為此他還專門學了駕照,不過剛過了科目二,駕照還沒有拿到手,現在看來要加把勁了。
“哥,我也要,我也要。”蕭雅,李萍幾個立馬湊了過來,嚷嚷道。
蕭奇大筆一揮說道:“要車可以,但是有倆個條件,考上大學,并且拿到駕照一人一輛車,至于你們現在一人一臺筆記本電腦。”
“謝謝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