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我不讓你走,不讓你走,奶你留下吧,家里雞蛋讓我二嬸賣,你跟我媽都過來,這么大院子呢!”
阿福一看阿寶姐情緒飽滿地哭泣著,她自己也終于是繃不住了,也撲到田秀平懷里。
“奶,我姐說的對,你留下吧,讓我大媽也來,讓,讓我媽在家就行啊。”
站在一邊兒看著這場景的胡嫻,本來都快被感動哭了,可一聽阿寶這話,又覺得莫名其妙的,讓你媽在家,你奶跟你大媽來陪你,你跟你媽這關系夠一般的啊。
旺財還是相對比較冷靜的,只是拉了拉兩個姐姐的袖子,有點兒悶聲悶氣地說道,“姐,你們倆就舍不得奶了,沒舍不得我嗎?我也不想跟你們分開啊。”
田秀平:小子(zei),我沒說帶你回家啊。
阿福一臉莫名其妙從奶的懷里探出頭來,看著旺財,“旺財,你不是也要跟咱們一塊兒在這兒上學?奶不是把文具啥的都給你買好了,放在你房間里了嗎?”
旺財:啊?是嗎?我不是來旅游的嗎?
田秀平:是的,就你這智商,還是跟我回家吧。
就算是再舍不得,也還是終究要分別的。
田秀平交代好了各種事情以后,就把三個小孫子交給了燕建學兩口子。
為啥對老三兩口子這么放心呢?不怕三媳婦兒使壞,虐待寄人籬下的小家伙兒?
對于這個問題,田秀平微微一笑:老三那人我還不知道,我的話就是圣旨,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
果不其然,田秀平前腳上了火車,后腳燕建學就趁磊磊睡著了,拉著老媳婦兒胡嫻對于這仨孩子的事兒,促膝長談。
“我懂,反正我現在就在質檢,慢慢兒會調到后勤去,事兒是一點兒都不忙,做飯啥的沒問題,要是真來不及,這院子離咱們研究院走路也就十分鐘,去食堂吃飯唄。”
燕建學也是對三個小的很是放心,畢竟上次回家,這三個是最乖的。
當晚,燕建學就帶著三小只去下了館子,搓了一頓北京烤鴨。
時隔一年,阿寶和阿福再次吃到北京烤鴨,依舊沒忍住自己的食欲,再一次和飯桌“淑女”擦肩而過了。
看著倆小姑娘,胡嫻心里喜歡得不得了,她一直以來都想要一個小女兒,這樣,長大了可以給她梳頭發,買漂亮衣服,還能一起逛街逛公園多好啊。
兒子還不是臭小子一個,糙兒點養著也沒問題?
要是運氣好,攤上一個像燕建學的兒子,還知道娶了媳婦兒照顧媽,可要是找了個糟心的,那還不是過后兒就忘了娘了?
胡嫻就靜靜地幫著兩小只倒水喝,把烤鴨端到她們倆眼前兒去。
“阿寶、阿福,吃的別太急,以后啊,只要你們好好讀書,都乖乖的,三嬸兒都給你們吃烤鴨,成不?”
“三嬸兒最好了!”阿福軟糯糯的回答道,那聲音就跟沾了蜜糖一樣。
阿寶也笑瞇瞇地說道,“三嬸對我們真好!我們一定好好兒學。”
旺財:不對啊,姐,你們倆之前不是說了,大媽是最好的嗎?
燕建學:女人的話,你也敢信?
三小只睡在一進房子里,從東到西,分別是按著年齡排的位次,阿寶、阿福、旺財。
上了初中,就要完完全全在學校稱呼大名兒了,哪能還整天兒阿寶阿福的叫著。
其實主要原因是,燕建學覺得這阿寶阿福的閨名兒叫著還挺不錯的,可是這旺財嘛,當真是叫出來毀孩子啊。
北京人不太時興給孩子起個“狗子名兒”。
所以加強印象還是要在家做起的,他們幾個在村兒里縣里讀小學的時候,雖說也用大名兒,可很多時候還是混在一塊兒叫的,尤其是私底下同學們一塊兒玩兒的時候,多半都是小名兒。
“燕明珠!”
“到!”
“燕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