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沒有提感謝二字,但感謝的態度是很誠懇的。
然后沒有任何繁文縟節,開吃。
劉母熱情的要命,不停的夾菜,不停的聊,滿桌子都是她的聲音。
劉父敬了汪言三小盅酒,汪言回敬三杯,之后劉暢不再倒酒。
老人家喝光粥之后就不再動筷子,但是一直坐在那里。
汪言感覺所有人都在陪自己,趕緊猛扒四碗飯,抓緊時間吃飽。
再三確認汪言吃飽了,劉父邀請汪言去書房喝茶。
這次,只剩老劉、老老劉在場。
茶葉是母樹大紅袍,老人家辛辛苦苦攢下來的,茶湯清亮,濃香馥郁。
當然,沒人在乎那個。
汪言沉穩的喝著茶,默默等待正題。
東拉西扯一陣子以后,終于引到近期的一系列事件上,劉父突然發出一聲感慨。
“我們的宣傳工作,任重道遠啊……”
汪言沒接口,擺出一副認真傾聽的姿態。
劉父繼續道:“往小里說是學術對錯問題,往大里講是路線問題,我們的百姓從來都是不甚了了。
結果是什么?
宣傳陣地被西方搶占。
月是西方圓。
以前我們和人家確實有差距,只能埋頭發展經濟,講話不硬氣,尚可辯一句忍辱負重。
現在呢?
10年前后我們的GDP就已經是世界第二,時至今日,卻還是有那么多崇洋媚外的思潮……
思潮的表象之下,最為嚴重的問題是什么?
是我們既缺乏掌握話語權的技巧,又缺乏掌握話語權的心氣!”
汪言懵懵懂懂,沒能完全理解這番話。
這是位置的問題,無關心智。
不懂就問。
暴漲到89點的雙商,讓汪言輕輕松松找到隱藏在整段話里的核心重點,直接破題:“官媒缺的是技巧還是心氣?”
老人家眼睛一亮,突然轉頭望過來。
劉父更是訝然,沒有想到汪言是如此的敏銳聰慧。
點點頭,順著問題詳述:“官媒嘛……可能技巧缺得更多一些,比較教條,雖然我們內部也在反省,但有些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善的。
而且說到底,官媒面向的接收對象不同,就該以穩為主。
嚴肅活潑,缺一不可。
官媒要承擔起嚴肅的那部分責任,普通百姓不愛看、不理解,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但關鍵是,我們缺了活潑的那部分,這就很麻煩。”
噢!
汪言恍然大悟。
什么叫高屋建瓴?
劉父這番話就是了,沒用任何官話套話,幾句大白話,直接把問題剖析得一清二楚。
再細致的解讀汪言是不敢做了……
反正是想通了某些事吧。
“所以您覺得學術界缺乏那種掌握話語權的心氣?”
“對!”
劉父點點頭,“不止是學術界,現在民間很多所謂的意見領袖,都是在為利益發聲,而不是為民族發聲!”
心氣……
汪言默默咂摸著這個字眼兒,心里有所觸動。
劉父又道:“話語權這種東西,你不拿,西方就要拿。你想拿回來,就要從人家手里搶,但是人家現在又比你強,怎么辦?沒有無畏的斗志,沒有為民族發聲的心氣,是做不到的。”
這句話又談到根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