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剛哥帶著那群鐵粉,喊的不是給我沖,而是‘給我買’呢?
如果大剛哥用個人信用背書,確定你們買的東西是全網最低價呢?
有沒有可能,一部分真想要,另外一部分從眾,結果真的就賣出很多?
網紅有流量有粉絲,但是現在的變現方式太少了。
要禮物等于挖肉,規模放大不起來。
賣的東西如果真便宜,那等于讓利,絕對不一樣。
你想想,如果規模放到足夠大,那么就有資本和商家進一步談價,繼續降低購物成本,反過來又可以再次推動規模效應……
這是一個完美的閉環!
網紅的影響力、粉絲的信任度是先決條件,淘寶提供支付通道和退貨渠道,商家以讓利的方式去完成削減庫存壓力、擴大品牌知名度、沖刺市場占有率等目標。
最終粉絲買到便宜的商品,主播拿到提成,淘寶得到流量和服務費,商家完成戰略目標。
結果是多方共贏。
惟有這樣的商業模式,才足以支撐王庭娛樂的估值更進一步!
我估摸著,未來的頭部主播,一年賣出十億八億的對應商品應該不是問題。
王庭娛樂坐擁幾十個頭部主播,幾百號中部主播,年銷售上千億,到納斯達克去上市,能割多少韭菜?!”
狗子意氣風發,初新目光迷醉。
她有點不敢想象那種場景,不過汪汪那么有信心,她愿意相信。
“所以,其實早在第一次大胃王吃播的時候,你就已經盤算好今天的轉型了?”
Σ(°△°|||)︴
小姐姐,你當我是神仙呢?!
狗哥心里十分汗顏,在繼續裝嗶和實話實說之間猶豫了半秒,最后選擇了后者。
“那倒沒。
我是在淘寶直播發來合作邀請之后,才開始想這個問題的。
密子她們的吃播是一個提示,我用了很長時間來思考,直播電商可不可以做、機會在哪里。
真正全盤想通,決定全力以赴,是在微博論戰之后。”
那時,汪言每天都要看大量的經濟學著作,思考各種各樣的問題。
其中甚至包括了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網紅身份與微博熱度。
沒有什么靈光一閃,而是厚積薄發。
漸漸就摳懂了電商直播的商業邏輯。
從底層邏輯看,明星是網紅的高級替代品,熱度更高,信任度更大,更容易與大牌商家談判。
只可惜,她們缺乏專業的團隊,自身也未必能夠適應得了推銷工作。
否則,汪言還真就想簽約幾個一線流量。
可行性是有的。
《魔女》一旦票房爆炸,汪導在娛樂圈里也就算得上一號人物了,絕對能談。
不過也不用急。
等到王庭娛樂要上市割外國韭菜之前,再放大招,興許能多割幾斤,豈不美滋滋?
初新不知道汪言在想什么,反正崇拜得像個小迷妹一樣。
“我們汪汪最厲害了!餓不餓?想吃什么?姐請客!”
狗哥笑瞇瞇美滋滋,又開始膨脹。
要到很久以后,初新才會明白,今天汪大少的“雄心壯志”是有多可笑。
頭部主播一年才賣10億8億?
你跟我鬧呢?!
但是不管預判如何,今天就已經勇敢邁出第一步的汪言,注定要成為新賽道上得大佬。
而且,這是不依靠外力,狗子真實不虛的自身進步。
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