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幕戲結束的時候,楊嚴也不能夠判斷自己的鏡頭究竟會在哪個時刻出現。
那么多演員,他應該能有一個一秒的鏡頭吧?
拍攝完成之后,他和導演打了個招呼,就特別自然地離開了劇組。
楊嚴打算先浪幾天,然后留個一兩天時間觀摩一下葛尤和舒琪兩個人的表演。
關于葛尤是否有演技這一方面,在年輕的普通觀眾心里是存疑的。
因為很多觀眾對于葛優的定位都是喜劇巨星,他接地氣的表演,詼諧的語氣造就了很多精彩的喜劇人物。
《甲方乙方》、《大腕》等片中,都是有口皆備的經典。
但是對于嚴肅深刻的正劇,葛優其實也有著極為精彩的演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活著》。
葛優將一個地主少爺從家財萬貫到家道中落,貧窮而又坎坷的一生演繹了出來。
時代洪流里小人物的辛酸,躍然熒幕。
葛優把中國傳統農民身上那種默默承受的韌性傳遞給了觀眾,可以說是教科書式的表演,這部電影讓他獲得了戛納電影節影帝。
而且葛尤可是國家一級演員!
反正楊嚴對葛大爺的演藝生涯是十分崇拜的,他覺得自己要是人到中年的時候,也能混個國家一級演員,那就完美了。
雖然可能性不大。
他這種新生代演員沒有聽說過有幾位成為了國家一級演員的,基本上都是老戲骨老演員,甚至可以說是影響了一個時代的演員。
楊嚴總覺得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現在是2010年,他在夢中也不過往后生活了十多年的樣子。
他不知道更遠的未來,他是否會繼續把這個未做完的夢給繼續下去,但他清楚地明白,自己需要把握當下。
但是當下的情況是,他太年輕了。
他有一部特別想要出演的電影,名字叫做《鋼的琴》,這部電影,它的票房不高,但是口碑極好。
票房不高,完全是源于宣傳少,以及出演這部電影的演員全都是實力派演員,并沒有流量。
楊嚴很想把這部電影分享給大家,他覺得到了明年,他怎么樣都能夠成為一個“流量明星”吧,畢竟他這半年以及接下來半年選的片子大部分都是屬于那種熱度比較高的影片。
他只要用接下來一年的時間證明了他是一個能夠扛起票房的男演員,說不定就能讓《鋼的琴》從一部僅有口碑卻不賣座的電影,變為口碑與票房雙的經典。
但是前提是第一他能火,第二《鋼的琴》同意他主演。
他實在是太年輕了。
原本是演男主的王仟源要比他大十多歲,他不知道自己要用什么辦法獲得《鋼的琴》男主角一角這個角色。
通過公司想必是不行的。
因為就公司給他的定位而言,是絕對不會讓他去演這種小眾文藝輕喜劇片的。
《海洋天堂》這部電影還可以說是為了公益,為了塑造他的形象,但是《鋼的琴》這一部電影從籌備就很艱難,它的投資還是女主秦海露拿出來的。
這樣的半“草臺班子”,在楊嚴火了之后,公司肯定不會愿意讓他出演的。
應該這么說,他一旦堅持出演,就會與公司有分歧。
分歧還是小事,如果他這部電影能夠成功,那么公司一句話都不會說。
但如果這部電影的反響還是平平,可能公司就會在與他接下來的項目對接中占有更多的主動權。
啊,有點煩。
感覺要接下《鋼的琴》,他還是得像《失戀33天》一樣,走投資路線了。
回到自己的度假村專屬小屋,楊嚴就著“叮鈴鈴”清脆的風鈴聲,躺在躺椅上,望著山間的蒼翠景色,看了一下午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