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胡軼韜給了他設計了一整套的計劃,希望他能趁著這次電影上映的機會,引一波流量回來,增加一些曝光度,晉升為二線的明星。
說起來都是淚,雖然二三線明星也沒個明確的劃分標準,但他現在確實還只能算是個三線明星……
楊嚴忽然開始自我反省,他到底是哪里來的勇氣追求劉亦茜的來著?
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啊!
想要晉升一線演員,僅僅靠拍攝電影是比較難的。
電影比較容易漲死忠粉,想要大規模漲粉卻不容易。
靠一部電影爆火的男、女明星,有是有,但是極其少。
而靠電視劇圈粉、漲粉、爆火,一夜爆紅的明星倒是很多。
當然,一時的紅火,不代表你能在娛樂圈永遠長青,反而很大一部分都是曇花一現。
胡軼韜不希望楊嚴是那個曇花一現的藝人,所以給他設計的一系列計劃都是穩扎穩打的,期望楊嚴能靠一部一部的精品電影、精品電視劇、通過努力以及實力去晉升為一線明星。
咳,楊嚴想到這忍不住就又想起來他跟胡軼韜開的玩笑,“胡大經紀人,我覺得吧,咱們要定一個小目標:先上他個一線。”
然后胡軼韜很是驚奇地將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沒表態、也沒說什么其他的話。
但是在之后的一兩個月期間內,他都在搗鼓一本計劃書,特別詳細地給他列了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以及相應的計劃a、b、c。
楊嚴當時看到那約莫有三指寬的計劃書時,一時失語,震驚了好一會兒。
他翻開計劃書,里邊密密麻麻的全是字。
當時他的第一個想法居然是這本計劃書應該是在公司打印的吧?
這要是在打印店打印,得花個幾百塊錢啊!
真貴……
但是更珍貴的還是胡軼韜的心血。
楊嚴花了一周時間才把這本計劃書斷斷續續地看完,看完之后在心里由衷地感慨:胡軼韜真的是個很踏實,很實在的經濟人。
不像其他的計劃書那樣全是“畫大餅”。
這本計劃書不僅僅是描述了未來前景,而且未言勝先言敗。
因為胡軼韜其實還沒有楊嚴清楚這些電影的“錢途”,所以他把所有接觸到的項目都做了風險評估。
通常會先假設項目失敗之后會有什么補救方法,然后才是項目順利或者萬一爆火,他們這邊又應該往哪個方向去接觸、反應、規劃。
總之,楊嚴覺得要是之后他開了工作室,一定要想辦法把胡軼韜給帶走。
這位經紀人不僅在圈子里有很強的人脈資源、重點是他做事實在穩妥。
整一個上午,楊嚴都呆在胡軼韜的辦公室里,他們就著這份計劃書修修改改的,還另外改出了一個簡易版本的計劃書。
這份簡易版計劃書是要上交給公司的,公司會通過這份計劃書評估“楊嚴”這個符號的價值。
原本胡軼韜可以自己做決斷,但是他的態度居然是開誠布公,和自己商量著來,這就讓楊嚴覺得對方恐怕也是個挺有“想法”的人。
有想法好啊。
有想法,他們就有合作的基礎。
第二天,楊嚴起了個大早去接周冬魚。
她是坐火車來的,“轟隆、轟隆”作響的那種。
所以,盡管時間不長,周冬魚也是一副“舟車勞頓”的模樣,她有氣無力地扶著楊嚴,“啊,我走不動了。要累死了,楊嚴你背我吧!”
“呵呵,你想得倒是美,男女授受不親。”
“這話該我說。”周冬魚甩開楊嚴,蹲靠著柱子,耍無賴道:“你不背我,我就不起來了。”
楊嚴瞥她一眼,實在不樂意背她,比劃了一個手勢,“三頓飯。”
周冬魚眼珠子一轉,瞬間就精神了,也比了個手勢,“三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