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是不好讓她長住的,萬一他倆受到關注之后被挖出一點什么料,就會被當做黑料放出來。
只要不是丑聞,發行方也不會刻意壓住這種新聞。
畢竟一部電影的宣發離開了拍攝中的八卦爆料,就不會有播放時的觀眾期待;娛樂時代娛樂至上,想讓一部電影出彩,網絡宣傳招數就必須做創新顛覆,炮制話題換取票房。
其實本身娛樂圈就離不開這些東西,各種各樣真的假的爆點、話題永遠是圈子里的主旋律。
所以其實電影的整個宣傳,楊嚴本上都是安安分分地作為提線木偶,只要不過分都隨他們去安排。
當然就《山楂樹之戀》這部電影的性質而言,宣傳也不會太過火。
他作為主演,能看到一份很簡略的宣傳計劃ppt。
基本上是應用傳統宣傳方式迂回,借用張導在影視圈的影響力進行造勢,且蜻蜓點水地利用“”吸引眼球。
同時,借張導的知青閱歷為《山楂樹之戀》添油加火,揭“初戀”故事以響應影片的“純戀”。
再用激情戲之輿論焦點側面烘托《山楂樹之戀》的“純”。
說到激情戲……
楊嚴忽然就想到那個啥都沒做,半點沒挨著的船戲,能被用作噱頭嗎?
還有制造《山楂樹之戀》被申奧事件,利用網絡宣傳隊造勢,為影片公映預熱;拍攝《楊梅樹之戀》短片,用半路殺出的程咬金來吊觀眾胃口,側面解碼《山楂樹之戀》,再次烘托《山楂樹之戀》的“純”;旁敲側擊,星星點燈,借用“謀女郎”等輿論焦點煽火……
這些計劃其實完全用不上楊嚴,他頂多算是一個噱頭。
比如張一謀導演為什么會選擇楊嚴作為男主演?是不是走了關系,走了后門,他何德何能能夠出演這一部戲?
一般涉及到這種問題,就需要他出場了,要半遮半掩的,忽略“男主角”的露臉機會,給媒體以破綻,故弄玄虛。
其實整個宣傳,都沒有他和周冬魚需要主動做的事情,謹言慎行就錯不了。
所以他把周冬魚安置妥當了,收拾了一下就趕著去上綜藝。
數年之前,國內綜藝節目還沿襲著“美日抄歐洲,港臺抄美日,大陸抄港臺”的傳統,所以國內一線的火爆的綜藝節目都或多或少的有歐洲熱門綜藝的影子。
但2010年作為國內衛視的綜藝大年,創新節目層出不窮,這一方面能夠說明,綜藝行業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來這趨勢代表著綜藝的受眾多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上生活工作的節奏都不免加快,很少人有那個耐心和時間去追劇,但是綜藝卻不一樣,一期一個主題,好看熱鬧搞笑又不怎么耗時間。
所以除了電視劇,綜藝節目無疑是最容易在大眾那邊混個眼熟的。
他需要在這段時間上一輪綜藝,宣傳宣傳電影,順便也把“楊嚴”這個符號給推廣出去。
天天向上、快本、魯豫有約,這三個節目,算是必上的,在這幾年里基本上所有的電影宣傳都會到這三個節目中過一輪。
背后的故,美麗俏佳人,愛家愛幫忙,愛唱才會贏,零點風云……
反正不管是地方臺還是旅游臺,主要是他能夠得上的綜藝,胡軼韜都給他安排了。
畢竟這是在他的事業啟航階段,也不講究上多了綜藝會讓人覺得演員貼合不上角色。
因為這是綜藝,不同于日后的真人秀,不會過多的不入楊嚴本身的特質。
而且這些綜藝很大一部分是需要在《山楂樹之戀》上映之后,才會在各大衛視陸續播出。
少部分整個劇組一起上的綜藝,或者是作為前期宣傳需要的會在電影上映之前播放的綜藝,楊嚴都盡量保持低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