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舒嫦閑得無聊故意調侃自己,劉亦茜的心里有些微的不舒服、不開心,她忽然就有了一種危機感。
當然,她的不開心不是針對舒嫦的,她針對的是楊嚴。
這人怎么這樣招蜂引蝶的!
她不擔心舒嫦,但是萬一有別的小姑娘要死要活的瘋狂迷戀楊嚴,那可真是……真是要被氣死了。
等等,劉亦茜忽然愣了下,她干嘛要生氣?
她又不是楊嚴的誰……
想到這里,劉亦茜忽然就有點心塞了。
她憋著氣、鼓著嘴,一個人認認真真地疊著衣服,把行李箱收拾好,才慢悠悠的把手機拿過來。
她一點都不急著聯系某個壞人!
可是,雖然她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說著楊嚴的不好,當她看到手機里有楊嚴發過來的短信,心里卻還是有點雀躍,有一點點、只有一點點。
為什么喜歡看悲劇?
這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問題……她不喜歡看悲劇啊。
不過,如果非要說她喜歡看的一部帶有悲情/色彩的電影,那就是《泰坦尼克號》。
劉亦茜眨眨眼,她是覺得這個問題沒什么好糾結的,很快就回復了楊嚴,“如果每一部悲劇電影都和《泰坦尼克號》一樣,那我肯定喜歡看的。”
楊嚴看到回復,想了一下,大概比較了一下《泰坦尼克號》和《唐山大地震》的異同,發現兩部電影好像都是用災難去體現溫情,著重刻畫出現在危難時刻的人性光輝。
嗯,所以才會有這么多人愿意看悲劇嗎?
看的不是悲傷本身,而是隱藏在悲情之下的愛。
這么一想,楊嚴忽然覺得他的思想特別深刻……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愧是個搞藝術的……
于是他給劉亦茜回復了一個也挺意識流的例子:“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老師寫的一段話——帶學生去電影院看《離開雷峰的日子》,電影播放的時候,一個個哭的稀里嘩啦,可是出了電影院,有兩塊的雪糕堅決不買一塊五的。”
劉亦茜看到楊嚴的回復深吸了一口氣,他這是什么意思?
“我們兩個人討論的是同一個話題嗎?剛剛不是還在討論悲劇呢嗎?”
咳,楊嚴回過神來也覺得自己發的東西挺莫名其妙的,趕緊補救:“我的意思是說,看了悲劇也不一定能找到愛;看到了電影里的人性光輝,出了電影院也不可能就瞬間人格升華。”
發完楊嚴還是覺得不大對,他為什么說的越來越像是給自己拆臺?!
照他說的,那大家都不要去看《唐山大地震》好了。
楊嚴趕忙又發了一條短信過去:“算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劉亦茜嘟著嘴,覺得兩個人完全在雞同鴨講,不過她還是莫名地開心,楊嚴現在是在首映式現場吧,所以他給自己發的短信應該也是看過電影之后的有感而發。
他能夠第一時間和自己分享觀影的感受,嗯,挺好的。
她笑著回復楊嚴:“我看你是把自己繞進去了吧。你就直接告訴我,你自己覺得《唐山大地震》好看嗎?”
楊嚴看一眼大銀幕,開始橫向比較。
不去討論這部電影的深刻意義,僅僅作為一部商業電影而言,他覺得這部電影是成功的。
“我覺得好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