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之下,我們的法蘭西歲月劇組簡直就是天堂了。
在海洋天堂劇組呆了大半個月之后,楊嚴就開始了兩頭跑的軋戲生涯。
一會兒演一個懵懂天真的大孩子,一會兒演一位風華絕代的時代之星
嗯,可以說是很分裂了。
也很折磨。
但是連軸轉了一個多月下來之后,楊嚴發現自己掌握了一個神奇的技能,出戲入戲特別快,職業技能得到了長足的提升。
這和你好,瘋子的表演是不同的,那五分鐘的表演,雖然他演了七個人,但是每一個人物,他只是演出了那一瞬間的情感宣泄。
而現在他在海洋天堂和我們的法蘭西歲月這兩個劇組來回跑的時候,這是在嘗試著短時間內切換到兩個不同的心境去演繹。
心情代表的是某個時間段的心理感受。
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而持久的、使人的所有情感體驗都感染上某種色彩的情緒狀態。
這兩者之間差別甚遠,但是可以說第二種的切換要比第一種難的多。
悲傷到哭泣是一種心情,而“淡淡的憂傷”彌漫在你所有的一言一行中,這是一種心境。
楊嚴在對比分析兩部劇的角色時,慢慢的發現如何演繹好一個人物的特質,除了抓準細節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心境的問題了。
這個角色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如果他是一個平和的人,那么,他對待一切事物的態度也都是平和冷靜的,不同的心境之下,他處事的方針是不同的,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完全能夠找準行為邏輯。
確實,從這個方面來說,心境倒是和性格有些相似之處。也可以這么說,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性格,所以在不同的環境下才會有不同的心境產生。
而能夠打破他此時心境的那個沖突點,才是整部作品中的核心。
楊嚴就在這種反反復復的“切換”中一點一點的琢磨,并且形成了自己對于演技的一整套理論。
他也不知道自己這算是個什么流派了,而且也不知道自己的分析和理論是否是正確的,但是吧,他覺得這套理論對自己特別有用。
并且楊嚴相信,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他的演技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
嗯也許這就是他的天賦呢
咳,楊嚴停止了胡思亂想,找到了坐在房車里休息的李聯杰,“李爸,你說咱們待會兒的那場戲來真的嗎”
李聯杰半瞇著眼看劇本,聽到楊嚴這么問,漫不經心地道“當然來真的,你知道我拍武打片的,雖然套招居多,但大多數時候也是真的打斗,你放寬心,隨便來,傷不了我。”
楊嚴“”總覺得自己的武力值被看低了
“好吧,那我就來真的了啊。”
“嗯,你有這心思擔心這事,不如再多想想待會兒那場戲要怎么演。”
下一場戲是他和李聯杰的對手戲,也算是整部電影中最為激烈的一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