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喜了一陣,林德也不在逗留,今天可能會下雨,所以抓緊時間多搜集到一些能夠儲水的貝殼。
海灘上,今天沒有灼熱的陽光,海風吹得人十分舒適。
一個小時后,在存放儲水貝殼的那片背陰處,林德滿意的看著地上橫七豎八擺放著的四五十個大貝殼。
“這么多應該夠了,這些貝殼能裝些水了,而且我的重心應該放到制陶上面,貝殼只能當應急用具。”
收集的差不多了,林德便把集水器里的貝殼也都拿了出來,然后便將那些塑料薄膜都收集了起來,送回了林間小屋,因為篤定今天會下雨,擔心雨水會把這些能夠持續收集淡水的薄膜弄破,所以林德暫時將集水器拆除了。
反正這些集水器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到時候等雨停了,在重新搭建一下行,唯一可惜的就是會浪費掉6點生存點數。
但這也沒辦法,生存點數獲取的途徑有,雖然每天只有幾點,但是能夠獲取,而這些塑料薄膜被沖爛,那可就真的找不出第二個來了。
瑣事弄得差不多了,林德準備專心之至的制陶,在林間小屋旁邊,林德挑選了一塊地方,用樹枝畫出一個1x1左右的框架后,便用一根樹棍開始向下挖掘。
掘土在缺少相應工具的輔助下永遠是最累人的活,今天天色陰暗,再加上海風一直再吹,即便如此,在往下掘了不到半米,林德渾身就已經被汗水濕透。
一邊掘土,林德還要一邊清理碎石,草根之類的東西。
興許是因為這里是海島,土壤的細膩程度足夠,從半米左右的淺坑繼續往下掘了半米左右,林德便覺得這些深黃色的土壤可以用來制陶。
用藤蔓編織的藤筐裝了滿滿一筐子黃土,林德從一米多的坑洞下面爬了上來,將藤筐抗在肩上送進了木屋里。
將一筐子黃土倒在木屋里干燥的地面上,林德仔細的將里面的碎石挑了出來,水早就準備好了,用的就是集水器這幾天來收集到的淡水,將所有的黃土打濕揉成團,林德坐在地上,開始玩起了泥巴。
火塘上那塊石板已經被拿了下來,用草木灰抹上一遍,防止黃土粘連,林德從泥團里掐出一大塊黃土,在石板上打成圓盤,手指往貝殼里沾了沾水,便開始將黃泥搓成泥條。
沿著打成圓盤狀的黃泥用泥條在上面圈上一條,然后沾水將連接處抹平,一個泥碗便成型了,但是林德要的可不是泥碗,所以他繼續搓泥條,往上圈,繼續沾水抹平。
周而復始,等泥條一圈一圈的堆疊,一個大小和家里煮飯的電飯鍋內膽差不多大的泥缸就這樣出現在了石板上。
用從沙灘上撿來的小貝殼打磨打磨,將不平整的地方抹平,整整一個上午,林德都在玩泥巴中度過了。
一連忙到正午時分,看著屋子里的六口泥缸,以及一些碗跟湯勺,林德無比滿足。
“這六口泥缸里,只要有一個能燒成功,都是賺的,不過失敗了也不打緊用燒壞的泥缸做熟料,以后燒陶會越來越簡單。”
抬手看了看手表,時間已經快1點了,林德的肚子也咕嚕咕嚕的叫了起來。
“先去吃點東西,而且得把魚簍都收上來,要不然等雨一下,被沖走就欲哭無淚了。”
“不過這雨到底什么時候下啊,我還等著雨水建窯呢!”
天色依舊是昏昏沉沉的,但是雨水就是不從天上下來,等的林德有些心急。
“算了,實在不行就用海水和泥建窯,陶器不能用海水,但是土窯應該沒關系吧。”
來到海邊,用海水將手洗干凈,林德把三個魚簍都收了上來,在海邊倒了出來,三個魚簍一共抓了快20條小魚,其中那個三天沒收的魚簍就貢獻出了13條,其中還有兩條已經死了。
將死掉的小魚扔回大海,其它活著的一一開膛破肚清理內臟,不一會,林德便將所有漁獲以及魚簍帶回了小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