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喬丹坐飛機返回美國,白已冬留在白鎮主持開校儀式。
因為喬丹的宣傳,無數想把孩子往籃球上發展的家長將目光瞄準了夢幻學院。
報名人數日益增加,到了后面,報名數已經超過了夢幻學院的承受范圍,白已冬連夜召開會議商討。
“這個情況我想你們都知道,全都說說吧,怎么解決這件事。”白已冬像個老總,說完開場詞就等著屬下獻計。
一個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年輕人說:“優勝劣汰,我們可以讓這些報名的家庭遞上一份家庭信息,這樣我們便能得知這些家長的身體狀況和家庭背景,再從中選擇有可能成為職業球員的小孩。”
提出建議的人叫薛文,是夢幻學院的奠基人之一。學院的教學老師都是由他出面找的。
白已冬看重他的辦事能力,對他委以重任。
隨即,白已冬看向夢幻學院的總教練,從美國花重金請來的拉比·拜亞斯,“拉比,說說你的看法。”
拜亞斯從翻譯隨隊翻譯那得知會意的內容,也聽到了薛文的建議,他說:“我認為身體不是成為職業球員的唯一要素,這只是要素之一,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籃球,是否有想象力,熱情和想象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籃球終究是身體至上的運動。”薛文用英語直接回答拜亞斯。
雖然在座的人都是某方面的專家,可是,對于招生卻都不在行。
這和招小孩來這讀書不一樣,討論了半天也沒討論出個結果。
白已冬最后拍拍桌子,叫停了他們的爭論,“薛文,我們可以招多少人?”
“1000人。”薛文說得比較委婉。
如果不是白已冬親自視察過學校,現在就被他給騙了,“白鎮報名的孩子有多少?”
“適齡的小孩有六百,超齡的上千。”薛文回答。
“無論條件如何,這些適齡的孩子全部收下。”白已冬說。
薛文剛要說話,白已冬打斷他的話說道:“我們是籃球學校不假,但教書育人才是根本,應該讓孩子得到教育的同時培養他們對籃球的熱情,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不管身體如何,不要輕易下結論,身體不能代表一切。”白已冬對薛文說:“至于那些剩下的名額,由你決定,可以從著重挑選一些較有天賦的孩子。”
“我知道了。”薛文點頭。
夢幻學院很快便被人遺忘,因為這是一所新興的籃球學院,沒人知道白已冬是不是一時興起。
而且這里的孩子大都是不到十歲的小孩,想知道他們的成色還得等七八年。
一般人不會等那么久,但有些人會。
白已冬用兩周的時間去了幾個省多活動,期間又接了數個代言。
他的中國之旅即將結束,離開前,他想回夢幻學院看看。
這天,白已冬乘坐飛機返回家鄉,坐車火速趕到夢幻學院。
如今正值暑假,學校內除了一些值班老師,還有一些被拜亞斯挑選進籃球隊的孩子。
這些孩子當中,白已冬最關心的是趙黎。
趙黎也是教練組最喜歡的小孩之一。
拜亞斯對趙黎贊不絕口,“我從這個孩子的身上看到了有別于其它人的氣質。”
像白已冬這種nba球員能給出的最好的評價是:“我像他這年紀的時候還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