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四國賽,中國隊四戰全勝,取得冠軍,將十萬獎金收入囊中。
十萬對白已冬來說只是一筆小錢,對于國家隊的隊友卻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白已冬主動把自己那份讓出,交給其他隊友平分。
白已冬在這四場熱身賽場均上場23分鐘,每場能夠得到15分3助攻4籃板的數據。
有人把白已冬的數據換算成40分鐘,結果是:如果白已冬打40分鐘,那他的場均數據將接近30分6助攻8籃板。
在國際籃聯的規則下,這是天皇巨星級別的數據。
白已冬和其他人有檔次之差,四場比賽下來,所有人都認清了現實。
國家隊里的老隊員不再沖擊白已冬的位置,雖然他很年輕,但他已經是無可爭議的國內第一人。
白已冬的年紀讓人艷羨,他才22歲,卻已取得許多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榮譽。
“nba真的比國內強這么多嗎?”明天就要啟程前往日本福岡,國家隊今天早早結束訓練,讓隊員好好休息。
白已冬躺在床上,聽見姚月半的問題,說道:“不是我看不起國內,實在是差距太大了。”
“有多大?”姚月半問。
“差距是全方位的,不單單是職業聯賽,還有青年聯賽、基本功訓練、戰術素養累積再到成年隊的飲食、訓練、各司其職的教練團隊,真想說的話,我可以跟你說幾十條。”饒是白已冬這么話嘮的人都不知道從哪開始說起。
姚月半雙手向腦后一環,當成枕頭墊住,“我也想去美國。”
“我相信你能去。”白已冬說:“你除了身材不好,速度不夠快之外沒什么缺點。”
“我速度不快嗎?大家都說我很快。”白已冬這么說讓姚月半很是意外。
白已冬如是說道:“要看和誰比,和其他的兩米二的大個子比,你確實很快,可是和那些兩米到兩米一的內線,你的速度就像蝸牛一樣慢。”
姚月半不太服氣:“有那么夸張嗎?”
“這不是夸張,是事實,你覺得你能防住大致嗎?”白已冬拿王郅治舉例子。
姚月半搖頭:“不行。”
“為什么不行?”白已冬深入提問。
姚月半說:“因為他的投籃很準。”
“那你可以專防他的投籃啊,防投籃有什么難的?你比他高那么多,手舉起來他連籃筐都看不清楚,為什么防不住?”白已冬淡淡地問。
“我我”
“你什么你?為什么你防不住?因為你一旦死盯大致的投籃,他會一步把你過掉,你的速度面對同等身高的球員是很快,可是遇到大致這種輕盈的內線,你根本跟不上,我說的沒錯吧?”白已冬的話像一記重錘直擊姚月半的內心。
姚月半問道:“那我該怎么辦?就沒辦法了嗎?”
“理性的說,的確沒有解決之道,靈活性是天生的,你能擁有現在的速度已經是老天對你額外眷顧。”白已冬說;“我相信你能取得非凡的成就,但大致這種類型的內線將會是你永遠的死穴。”
殘酷的是,有些劣勢是你明明知道卻無法改變的。
白已冬能做的只有這些,他不是神,不能在指出姚月半的問題后再信手一揮,解決掉他的問題。
換個角度想,如果姚月半的速度能夠跟上那些輕盈的內線,那絕對是完爆喬丹、張伯倫的歷史第一身體素質。
想想看一個兩米二三的巨人像小鹿一樣貫穿全場,那得是多么驚人的身體素質?若未來真出了這樣的人,這個人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世界。
次日下午兩點,中國隊抵達福岡新八機場。
機場外,接機的球迷人山人海。
一開始姚月半還以為中國隊在日本有人氣,結果一看球迷的海報,穿扮,明顯是來迎接白已冬的。
“冬君,錦標賽加油喔!我會到現場給你加油的!”女球迷瘋狂地叫著。白已冬保持微笑,一一打過招呼。
現在看來,耐克公司的日本戰略是成功的,白已冬在日本有大量的女粉絲。
胡衛東輕輕掐了下白已冬的腰,“小白,不錯嘛。”
“老大,別拿我開玩笑了。”白已冬無奈地走去接受媒體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