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星空號已已經從金星出發,到達了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里以前有可能是一顆繁華的星球,但是現在已經支離破碎,分裂成了近百萬顆小行星。
據地球的資料,小行星帶是太陽系內介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處被發現,已經被地球天文學家編號的小行星有12萬顆。
它形成的原因實際上是由于太陽的引力和木星的引力對小天體的共同作用,從小行星帶被發現之后,天文學家們曾經認為小行星帶可能是有一顆行星被撞碎之后形成的。
還在1766年的時候,天文學家根據天體定律行星的排列數列,認為在火星和木星的廣闊空間中應該還存在一顆行星,因為火星距離太陽不過2.2億公里左右,然而火星之外的木星,它與太陽的距離卻有7.8億公里,這中間廣闊的范圍可輕松裝下火星軌道以內的太陽系,本來就應該形成一顆行星的,但是這里卻聚集了太陽系98.5%的小行星隕石天體。
為什么會這樣呢?那也只有控制星空號的人才知道了。
假設這里曾經是一顆星球,曾經存在過文明,那么就算它碎成渣渣,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的,哪怕是一塊建筑廢料。
只不過,這里只有隕石,其它什么都沒有,無論是誰,如果想在小行星帶之中找到文明的痕跡,都是徒勞的。
星空號在這里繞著一顆小行星不停地徘徊,漫無目的徘徊。
這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一個天體,名字叫谷神星,直徑達到950公里,表面不時有水蒸氣冒出從火山口中冒出。
陽光把星空號的身影投在這顆小行星上,顯得非常孤獨。
過了一會,星空號才向著地球方向返回。
這時,地球百慕大的波多黎各海溝,星河號已經到達了-7000米的海底,正向波多黎各海溝東北邊緣的海底懸崖繼續向下深入,直至海撥-9000米的深海下才觸底。
周圍烏漆麻黑的,看不到任何生命,只有星河號的兩個離子引擎還在噴發著藍光,帶動著星河號不停地向松軟的海底鉆去。
人類目前還無法在這里長時間存活,所有也就沒有人知道,這里曾經發生過一起海底地震,產生了一條海溝的斷層,深入地下幾百米。
星河號就是鉆入了松軟的海底泥,進入了這個狹窄的斷層,不一會藍光便消失在海底泥土之中,直至觸到數百米之下的硬質巖層才停止。
很快,離子引擎熄滅了,星河號停止了下鉆,海底重新陷入了沉寂,只剩下小型核聚變裝置還在駕駛艙內,它還在亮著白光,只是被污泥遮蓋。
寬廣的海溝中一片黑暗,如同之前的億萬年那樣,毫無生氣。
如果李星河和給他打工的四大天王在這里的話,一定知道,海溝的東北方向幾公里,就是沉寂在地下17000米之下的百慕大神秘陰影區域。
另一邊,李星河這邊實在沒辦法了,無法他怎么叫喊,都沒有人理會他,只好把存儲器都恢復,準備坐電梯離開這個地下空間。
還沒等他走進電梯間,在他的視覺中出現了一段文字:‘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溝將發生超級大地震,是否救援?’
李星河四處看了看,沒有發現任何的監控,他心中滿是疑惑,這是什么鬼?這句話的措詞絕對不是微莎的風格,到底是誰在掌控一切?
大地震?波多黎各海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