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都被他的眼神嚇得動作一頓,但反應過來后,惱羞成怒之下,手上的勁兒不禁變得更大了。
可不論他如何使勁,卻未能讓昔日柔弱似女兒身的眼前人退縮半步,一直到死,那雙眼睛都還死死瞪著他,仿佛是要看清他的模樣,將來好化作厲鬼來找他索命!
········
又兩天后,黃小明也迎來了自己的殺青戲。
他在拍這部電影之前,去年又主演播出了一部金庸劇——鹿鼎記!
被嘲諷到不行。
但在這部電影中,他的表現卻絕對擔得起“出色”二字評價。
無論是面對周子義這種新人,還是王智文、石兆奇這種老戲骨,亦或是周訊、張涵宇這樣的影后影帝,他都沒有遜色半分。
也不知這部電影后,他會不會又獎勵自己一部總裁。
······
武田:“……現在增兵有何意義?這場仗看來要提前結束了。我是罪犯,可我有一點比你強,我要回家了。”
即將踏上歸國之船的武田對旁邊一位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戰友”道,語氣帶著一絲無力,又帶著一絲解脫。
結果在他剛說完沒多久,就被“戰友”給割喉了。
而這位“戰友”的真實面目,正是之前五位嫌疑犯之中的——吳志國!
除顧曉夢之外的另一個臥底。
這個設定,是好是壞,周子義沒資格指手畫腳。
就像他看著武田慢慢倒下時,心里爽歸爽,但······
“可惜了。”
他忍不住在心里嘆氣。
可惜什么?
可惜這部電影最終還是向商業低了頭。
如果讓雙手沾滿國人鮮血的武田安全回到東瀛,顯然會讓觀眾不滿意,進而就會影響到票房。
但這么安排合理嗎?
周圍成千上萬的日軍,居然就這么輕輕松松的把一個日軍軍官暗殺了?
還安然無恙的走了?
有這本事,早干嘛去了?
而且站在普通人角度,周子義其實更希望帶著滿手鮮血的武田順利回國。
因為,一旦武田死了,那就代表著血仇的終結。
可這種血仇該終結嗎?
終結得了嗎?
在真實歷史上,那些雙手沾滿鮮血的鬼……劊子手,可有不少真的順利回國,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啊!
而讓雙手沾滿鮮血的武田回去,則代表著血仇的延續。
也能讓我們銘記,在海的那邊,還有一群與我們有著血海深仇的敵人!
作為一部為祖國慶生的電影,它應該做到這一點,而不僅僅是歌頌和緬懷先烈。
可惜,正如前面所說,周子義根本沒有資格指手畫腳。
黃小明殺青之后,電影離殺青也不遠了。
最后是吳志國去找李寧玉,把顧曉夢不知什么時候告訴他的遺言轉達給李寧玉。
最后會有一段顧曉夢的獨白,但拍攝的時候并沒有錄制,后期會以配音的形式加上。
不過周子義早就在周訊的房間陪她練習的時候聽過了。
內容如下:
“我在煉獄中留下了這段記錄。希望家人和姐姐會原諒我的決定,但我堅信你會理解我的感受。
親愛的朋友們,我對你們如此殘忍,只是因為國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我們這一代人只能在危機來臨時自救。
我的身體即將死去,但我的靈魂將與你同在。
敵人不會明白老鬼和槍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和信仰!”
念這段獨白時,周訊不再是那個被嘲諷的“清音嬌柔俏黃蓉”,沙啞的嗓音,反而賦予了這段獨白無與倫比的獨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