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那盆桃樹上的桃子有沒有熟的,摘兩個下來給你姐夫吃。”
“安民,進屋陪著你姐夫說話去,我們再忙活一會兒就成了,今中午給你們做蝲蛄豆腐吃。”
馮氏比韓氏更像是主人,般般樣樣都安排的很妥帖。
“趕巧了,昨天安民在湯河下游抓了不少蝲蛄回來,我嫌小就沒煮給他們吃,做蝲蛄豆腐倒是正好。”
蘇安民是馮氏跟蘇維誠的三兒子,今年十五了,不愛讀書,小學念完死活不肯再上初中。
成天上山下河的各處野,也是抓魚摸蝦的特別在行。
馮氏說的蝲蛄豆腐,算得上是東北一大特色菜了,住在江邊河邊的人家,多數都會做,卻極少做。
蝲蛄,也稱大頭蝦、東北鰲蝦,跟小龍蝦長得很像。
區別是蝲蛄身體呈青褐色,小龍蝦為暗紅色。蝲蛄的外殼沒那么厚,小龍蝦外殼厚實還有硬刺。
蝲蛄的第一對步足,也就是前面的鰲比較大,身體相同大小的蝲蛄和小龍蝦放在一起比,蝲蛄的鰲比下龍蝦的大很多。
兩者的生活習性也有區別,蝲蛄生長在水質清澈透明的溪水中,對水質要求極高,對化肥農藥等敏感。
蝲蛄算是東北河鮮的一種了,其味道鮮美獨特,在東北人的眼中,絕對是美食榜前三。
只可惜后世因為環境污染等原因,這種生物瀕臨滅絕,只有少數養殖的,價格極其昂貴。
至于蝲蛄豆腐,可絕對不是用蝲蛄跟豆腐一起燉出來。
將蝲蛄揭去殼兒,去掉尾部的沙線,然后放到石臼中搗碎,之后用紗布過濾出紅褐色汁液備用。
鍋里水燒開,將蝲蛄汁液倒進去,輕輕攪動,就會見到一朵朵粉紅色的花從鍋里浮起來。
加點鹽調味,撒上切碎的韭菜,這道菜就做好了,有條件的還可以打個雞蛋花。
紅、黃、綠三種顏色混在一起格外漂亮,口感軟嫩,就如同豆腐一般,所以才叫蝲蛄豆腐。
這道湯品融合了蝲蛄、韭菜的鮮味,不需要加任何調料去腥,喝一口,絕對是能把舌頭都咽了的美味。
但是由于其制作工序太麻煩,尤其是這年月沒有什么粉碎工具,純手工搗碎,實在太費勁了,所以大多數人家都極少去做。
要不是新姑爺回門,就算蘇安民抓到再多的蝲蛄,馮氏也懶得做,頂多擱點兒鹽煮一煮吃。
“伯娘,這蝲蛄豆腐太費事了,何必麻煩
你看我這來一趟,倒勞煩著伯娘和嫂子、三弟都跟著受累。”
這么高規格的招待,是上輩子許世彥從來沒經歷過的。
那時候他結婚第二天就去大安煤礦上班了,根本沒陪著蘇安瑛回門。
蘇家雖然不說,心里頭肯定不高興。
這輩子許世彥不僅陪著媳婦回門,還帶了豐厚的回門禮,也算是給蘇家漲了臉面。
蘇維忠臨出門的時候特地叮囑,不管想什么辦法,今中午必須弄一桌好菜來招待姑爺。
“咳,這算啥新姑爺第一回登門,那可是貴客。
咱們家的規矩就這樣兒,中午你大伯也過來,到時候你們爺幾個好好喝幾杯。”
馮氏爽朗的笑聲,讓人聽了心情也跟著好起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