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八號,許海源滿月。
這天,許成厚領著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一起來了東崗,慶賀許海源滿月。
順道,還給許世彥帶來了一些黃煙苗和地瓜苗,這下倒是不用許世彥回大房子了。
眾人在許世彥這兒吃了午飯,下午動身返回大房子,周桂蘭自然也跟著一起走了。
臨走前,許世彥又塞給老媽三十塊錢和幾張布票。
“媽,按理應該給你做一身衣服,可我這也忙,瑛子更不用說。
這錢和布票你拿著,回頭去縣里買塊兒好看的布,做一身衣裳穿。”
老媽過來伺候了一個半月,媳婦孩子都照顧的特別好。
蘇安瑛出了月子沒瘦,反倒還胖了。
許海源更不用提,那一身的肉,胳膊就跟蓮藕似的一節一節,這都是周桂蘭的功勞。
許世彥對老媽從心里感激,也沒啥好表示的,只能給點兒錢和布票。
周桂蘭推辭著不要,卻被許世彥硬給塞在了兜里。
“媽,我大嫂二嫂都在那邊看著呢,咱娘倆來回撕吧多不好看啊,給你就收著。”
周桂蘭一看,也不好再跟兒子犟,只得收下,然后跟著許成厚等人一起,離開東崗返回大房子。
周桂蘭一走,家里頓時好像空了許多。
幸好還有許海源這小家伙,滿了月的小東西越來越好玩,白天睡覺時間少了,躺在炕上蹬著小腿兒。
有時候還能伊伊呀呀的嘮兩句,白白胖胖的模樣,特別稀罕人。
許世彥說話算話,找了一天,真的去松江河林業局商店,搬了一臺縫紉機回來。
順道還給許世琴買了成套的裁剪尺子、剪子等工具。
可把許世琴樂壞了,當天就卡察卡察給蘇安瑛裁了件半袖上衣,半晚上做了出來。
第二天早晨用熨斗熨平,送到蘇安瑛跟前兒,蘇安瑛穿上一試,正正好好。
“老六,你這手藝可以啊,做的衣裳真好看。”
蘇安瑛站在大鏡子前左看右看,十分滿意,連夸許世琴手藝好。
許世彥瞅著也挺高興,老六這手藝還真行,少不得也夸幾句。
“三哥,我這跟師傅學好幾個月了,大多數衣服我都能做。
我師傅前幾天還偷偷跟我說呢,讓我再學倆月,到時候想辦法幫我走走關系,看看能不能把我留在裁縫店里上班。”
許世琴心靈手巧,不管啥東西一看就會。
再加上她會來事兒,時不時就給師傅帶點兒東西。
別的沒有,菜園子里新鮮的小白菜、水蘿卜、小生菜,每天換著樣兒的給師傅拿。
那師傅是工人,家里沒菜園子,吃菜就得去買,有人給送,可不樂得
一來二去,對許世琴就越發照顧,不管做什么衣服,都把許世琴叫到身邊看,看完了再給講。
許世琴本來就不笨,再有師傅這么用心教,還有啥學不會的
“幼,你師傅這人行啊,能處。
你要是能留在店里那最好了,領工資,吃紅卡片兒,不錯。”
那裁縫店是林業局下屬單位,集體所有制,裁縫店里的師傅都是領工資的正式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