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丈棒槌可能只有朵,架不住一個場子做貨的多啊,很可能上萬丈呢,積少成多,就能撿不少。
而且做貨的棒槌留籽,個頭都大,品質還好,搓洗出來晾干,到時候發開口撒到地里,都能長出好參栽子。
要不說,這看參門道多呢,會看參的三年下來能掙不少,不會看參的,那真就是混個吃喝啥也不剩。
至于說什么做貨抽溝,那是人參加工行業里的術語了。
就是人參漿氣不足,里面空,蒸熟曬干后不圓潤,反倒癟癟著,這就叫抽溝。
抽溝的貨,評不上等級還不壓秤,自然就賣不上價。
許世彥是干活仔細那個類型的,有他看著,這些人真沒機會湖弄,都仔仔細細的在葉子底下翻找,爭取不漏下一朵。
別看說著好像掐參花容易,實際上挺費事。
池面子五尺來寬,上頭苦著棚,必須倆人面對面,跪在池幫子上,伸手掐參花,一天跪下來,屬實也挺累。
應該說,參地里好多活都得跪著干,掐參花、薅草、松土、掐參籽,不跪著不行。
要不說這人參值錢呢,磕頭下跪三年,再便宜賣了,都對不起這個工夫。
掐參花不快,倆人一天也就三四十丈。
二大隊今年做貨的三千來丈,加上新栽那頭還有,差不多三天,才把所有參花都掐完。
掐下來的參花,就在隊部后面的空地,鋪上破席子攤平了晾曬。
這活,女的就能干,只要看著別下雨,適當翻動一下別曬得太狠就行。
參地掐完參花,大田里頭遍草也鏟完,這時候地里就沒啥要緊的活了,屬于掛鋤期間,社員都會進山搞副業。
“媳婦,他們來找我,說是明天上山薅牛毛廣。
家里還有煎餅吧你明早幫我多疊點兒煎餅。”六號下午,許世彥一進門,就跟蘇安瑛說。
蘇安瑛正做飯呢,聽見許世彥的話,就好奇的問了句,“牛毛廣是啥啊”
以前在大營,沒聽說過這東西。
“嗯,就是蕨菜一類的東西,渾身細毛,就跟牛毛差不多,所以叫牛毛廣。
等著我薅回來你看看就知道了,咱這后樹林的溝塘子里就有,只是數量少。”
許世彥撓撓頭,不知道該怎么跟媳婦形容。
牛毛廣,又叫薇菜,學名桂皮紫其,屬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牛毛廣的干制品,在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國家非常受歡迎,被譽為山珍。
從七二年開始,國內每年出口量兩百到三百萬噸。
能出口創匯,所以好多收購站都收,每年到這個季節,大家伙兒都會結伴進山,去薅牛毛廣。
牛毛廣一般長在溝塘子或者澇甸子里頭,東崗公社附近沒太有,后樹林里也極少。
所以多數都是去八公里、白灰窯、白西大甸子這些地方,離著都挺遠。
現在都是騎自行車,往后有摩托了騎摩托,再不然就是坐別人家的農用三輪,付車費。
有那厲害的,開半截子或大汽車拉著人,進保護區里面薅牛毛廣。
保護區里頭人少,牛毛廣分布密,長得還粗,多數出杠菜,品質好價錢高。
當然,這年月就別想了,離著保護區一百多公里,一般人去不了,也就前川、勝利那些林場的人還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