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齒子一抖摟,三棵棒槌就露出來了,果然白白胖胖的挺水靈,看著就不錯。
別人一聽,也都著急了,趕緊掄著三齒子開刨。
接著,就聽見馮超也說,棒槌長的不錯、
做試驗田這五十丈棒槌,正好是一個串兒。
旁邊也有人在起參,大家伙兒一聽說這邊棒槌大,都過來湊熱鬧。
還有的人,就從那邊拎過來十多棵棒槌做對比。
一比之下,果然不一樣,追肥的要比不追肥的大一圈。
“行,這些棒槌單獨裝袋子啊,回去做好標記,單獨加工。”
不光要試驗水參產量,還得試驗一下做貨的出貨率,這樣才能確定追肥的真正效果。
許世彥說話必須好使,趙建設幾個按照許世彥說的,這五十丈棒槌起出來,都單獨裝著,麻袋上用筆寫上記號。
到下午干完活,五十丈棒槌正好裝了滿滿當當十一個麻袋。
早晨上山的時候,帶了大桿秤。
于是幾個棒小伙兒過來,找木桿子穿進桿秤的吊環里,秤鉤子勾住麻袋。
兩邊小伙子抬起木頭桿子,麻袋離地,那頭有人撥弄著大秤砣,直到秤桿微微抬頭,然后報數。
“九十八斤。”
這年月的麻袋小,裝豆子啥的分量重,裝棒槌多數都在一百斤上下。
十一個麻袋全都過秤,然后去了麻袋的分量,最后算出來,五十丈一共起水參一千斤一百斤多點。
一麻袋再扣去二斤土,也就是說,平均一丈產二十斤出頭。
而沒追肥的那邊,最好的也就是一丈起十六斤棒槌。
這么一對比的話,追肥后,平均每丈棒槌增產四斤左右,達到百分之二十五。
這個數據已經很厲害了,要是今年這三千丈都追了肥,那產量還了得
眾人都非常高興,試驗證明,許世彥用豆餅發酵追肥的辦法可行,能夠有效增加產量。
這絕對是好消息,值得慶賀。
眾人歡歡喜喜把棒槌裝了車,趕著馬車下山往回走。
一到加工廠,還沒等卸車呢,于守廣就趕緊過來問棒槌的情況。
秋天太忙了,于守廣得坐鎮隊里,安排各項事務,沒時間上山。
不等許世彥開口,跟著的那些人,就七嘴八舌的說起了棒槌產量的事情。
尤其是追肥的那五十丈,產量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于守廣等人一聽,高興的差點兒蹦起來,百分之二十五的增產啊,簡直不敢想象。
“小許,你立了一大功啊,今年秋天栽棒槌,記得一定全都施底肥。”
于守廣都激動的快語無倫次了,作為二大隊書記,他最清楚不過,增產代表了什么。
“于叔,加工廠這頭,也得單獨做貨,咱們還得測試一下追肥后棒槌出貨的情況。”
許世彥看著于守廣那高興的勁頭,不想打擾,可有些事必須交代一下。
“好,好,這事兒交給我了,放心。”
于守廣立刻把加工廠的負責人找來,叮囑他們一定要分開加工。
加工廠這邊得了于守廣的吩咐,知道事情重要性。
所以單獨安排了人手,專門負責這些棒槌的加工,還單獨劃出一片區域晾曬干貨,就連擺貨的叉子,都畫了記號。
“書記你放心,這些貨肯定不會混,我跟你保證,要是出岔子,你把我擼下去。”,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