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懷民被抓走時,周桂蘭才八歲,底下小妹妹才三歲。
九年后,周家徹底敗落。
為了給周桂蘭的三哥周安生娶媳婦,姜氏把二閨女嫁到了銀礦子許家,給許成厚當了填房。
換了不少彩禮錢,轉回頭給三兒子娶了媳婦。
后來鬼子撤走,寬甸這邊又打仗,姜氏就帶著三個兒子和小閨女,去撫松投奔大閨女。
又過幾年,許成厚夫妻在銀礦子混不下去,接到了姜氏的信,讓他們也去撫松那邊。
就此,一家子兄妹都來了這頭。
當年周懷民資助的那支隊伍,后來成了抗聯,據說還有人成了大干部。
所以五幾年的時候,上頭派下來工作組,在周家住了半年,要給周懷民立功。
可那時候姜氏還有周安平等人經歷亂世,早就嚇壞了,哪里還敢信
不管人家怎么勸,就是不肯點頭。
工作組在這呆了半年沒結果,后來就走了。
等到六幾年的時候,也不知道周安平從哪里弄了一張報紙來,上頭有首都一批干部的名字,竟然有個人就叫周懷民。
這下,姜氏就魔障了,非得說那就是她丈夫。
說周懷民這是發達了,在首都另外娶了媳婦成了家,拋妻棄子不要她了。
就這樣,姜氏慢慢就變得神志不清,時好時壞。
好的時候跟正常人差不多,壞的時候那就別提了,各種作。
什么把辣椒放炕洞里燒,喊著熏啥黃皮子,或是披頭散發滿街跑,一邊跑一邊罵丈夫沒良心,扔下她去享福。
反正那些年,姜氏作的挺厲害,周安平、周安富倆人守在老媽身邊,沒少受折騰。
只有周安生,他搬外地去了,清靜一些。
姜氏作了這些年,尋死上吊的事沒少干,可誰也沒想到,這次就真的死了。
說起來也特別玄,姜氏住的屋子有個窗戶,窗框上面兩個角釘了倆釘子。
姜氏拿了根麻袋線拴在兩根釘子上,腦袋往上一搭,人就沒氣兒了。
等周安平發現時,人都涼了,還咋救只能通知了弟弟妹妹,辦喪事吧。
周桂蘭等人哭了一場,被幫忙的勸著起來,到旁邊坐下。
聽哥哥嫂子說起了老娘臨終的事,最終,也只能長嘆一聲。
“唉,這就是命數,誰能想到,一根麻袋線,能要了命啊”
確實,姜氏活到八十三,成天尋死上吊都沒事,哪成想最后死在一根麻袋線上
姜氏上午故去,在東北來說,這叫大三天。
如今這時候天氣熱,折騰三天出殯,也著實夠受的。
好在壽材是早就準備下的,壽衣更別提,姜氏都預備下十多年了。
每年除夕的時候,她還都穿一回呢。
周安平找了木匠攏壽材,刷漆、畫上圖桉,大張羅按照當地風俗,每頓飯之前,都帶著周家兒孫們去送湯。
許世彥等人晚上守靈,白天還得幫著忙活操持喪事,就這樣,兩天過去。
到第三天早晨,遺體入殮,封棺,兒孫大哭相送。
八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抬起棺槨,按照事先選定好的地點,將棺槨抬到山上安葬。
周家這邊準備了酒席,答謝親朋好友幫忙。
吃完飯,幫忙的朋友各自散去,只剩下記賬的和大張羅,還有周家這些人留下,把賬目算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