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機會不是太多,目前的每丈人參產量二十五斤,已經很高了,很難再有突破。
報告批復,農轉非指標由縣里直接下發。
許世彥帶著一參場的證明、農轉非指標、戶口遷移介紹信,到大隊遷出了自己的戶口,然后去一參場,辦理入職手續。
“好,歡迎許組長,從今往后,你就帶著技術組的骨干,抓咱們場的生產技術。
制定技術規范標準,主要是攻關參地綜合利用技術難題,爭取早點兒給咱參場創收。”
參場一眾領導,給許世彥開了個小型歡迎會,林啟越代表參場全體職工,對許世彥的到來表示歡迎。
一參場有自己的場部,很大的院子。
許世彥是技術顧問,也是技術組的組長,場部后勤特地收拾出來一間辦公室,給許世彥用。
隔壁,大辦公室,是技術組其他人員的地方。
韓立民和歷誠容也在技術組,現在歸許世彥領導了。
第一天到單位,許世彥跟技術組的同事見了面,聊聊天。
技術組這些人,就是當初跟許世彥學習配制參地用肥料的那些,基本上都認識,之前也相處不錯。
所以大家知道技術組組長是許世彥的時候,都沒啥抵觸情緒。
當初他們就跟人家學習,現在人家調過來當組長,合情合理。
新到一處,許世彥也沒急著安排工作計劃,只是跟大家聊聊天,深入了解一下一參場目前的狀況。
畢竟許世彥不是一參場的職工,有些事情他也只是聽說,一些具體事宜,還得詳細深入了解才行。
跟大家聊一陣子,許世彥要了一參場近幾年參地種植的材料,還有加工廠這幾年的生產情況報表,拿回自己辦公室仔細看。
不明白的地方,就去找韓立民問。
許世彥做事從不激進,以穩妥為主,必須有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指定新一年的計劃。
再說了,這是啥時候還沒出正月呢,山上白茫茫一片,都干不了活,他就算是定制出再好的計劃有什么用
所以許世彥一點兒也不急,只是慢慢看材料。
一天的班就這么過去,五點下班,許世彥騎車回家。
剛回到家坐下,水還沒喝完呢,趙建設一行人就沖進來了。
“三哥,你這也太不夠兄弟意思了啊。
前腳把我們幾個打發出去收花苗花種,后腳你就去一參場上班了。”
這大嗓門兒,不用猜也知道,是趙建設。
“可不是三哥,你去一參場上班,我們兄弟咋整
主心骨兒不在,我們幾個不得傻眼啊”楊春明等人緊隨其后。
這幾年,大家都以許世彥為首,跟著許世彥掙錢、學技術,都把許世彥當領頭羊、主心骨了。
如今許世彥找地兒上班去,他們一個個全都心里沒底,不知道接下來該咋辦了。
“來來,都進屋坐,咱們坐下來好好說。
原本我也想著,這幾天找你們,咱坐下來好好嘮嘮接下來的事呢。
正好,那就趁機會說一說。
媳婦,你別去廚房忙活,這些事兒往后都得你參與,來,你也坐。”
許世彥喊了蘇安瑛過來,大家一起坐下商議。,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