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小的孩子,拉不出屎很遭罪的,也難怪她哭。
“嗯,知道了,叔叔,嬸嬸,我先回家,明天再來找萍萍玩。”
小姑娘很有禮貌,乖乖跟許世彥和蘇安瑛道別后,又跟許瑾萍嘰嘰喳喳聊了幾句,這才離開回自家。
蘇麗娟回家,還沒到晚上呢,就順利的拉了。
蘇麗娟的母親知道了,覺得奇怪,就問閨女今天咋沒哭。
蘇麗娟人雖小,記性卻挺好,就說今天在許家,叔叔和嬸嬸給她喝了又香又甜的水,她拉屎就很容易了。
蘇麗娟的母親一聽,就記在了心里,幾天后偶然遇見蘇安瑛,少不得要向蘇安瑛打聽打聽,喝的是什么。
蘇安瑛就把方子告訴了她,后來還讓許瑾萍給蘇麗娟捎過去一瓶野蜂蜜。
蘇家那頭,也時不時讓孩子捎點兒東西給這邊,一來二去的,兩家大人也有了來往。
轉眼間,正月過去,到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
二月二這天,本地習俗是吃豬頭肉、炒糖豆。
而許家呢,還有一項事情要做,就是炒醬引子。
東北人頓頓離不開醬,不是有句笑話么給東北人一罐醬,整個兒山都能吃光了。
這個夸張了,但東北人的生活里,確實離不開醬,萬物皆可蘸大醬,沒有醬可過不了日子。
做大醬呢,好多方法,有的人家做醬塊子。
自然發酵后去掉外表的菌絲等,割成片兒,用花椒、大料、姜、鹽煮水,倒在清洗干凈的碎醬塊上,裝入缸中繼續發酵。
天晴的時候,還得把醬缸放在外面曬,一邊曬一邊撇去上面發酵的白蒲,等發酵好了才好吃。
許家做醬不用這種方法,而是先炒醬引子。
將包米面倒進鍋里,文火炒成焦黃的顏色,散發出焦香。
然后倒進去適量的水,趁熱翻動攪拌均勻,團成碗口大的一個個圓球。
一般會在圓球外滾一層白面,這樣圓球不容易干裂。
等圓球涼透,表皮微干,將其放到鋪滿了豆秸的筐里,找個溫暖的地方發酵。
周桂蘭比較喜歡放到廚房門的門框上頭。
在廚房門框上面釘個架子,筐放在架子上,廚房溫暖還有熱氣,是發酵醬引子最好的地方。
經過兩個月的發酵,醬引子外表長一層綠毛,掰開后里面有紅色菌絲,才算發酵好。
兩家吃醬,醬引子炒少了不夠。
幸好有蘇安芳、蘇安花幫忙,周桂蘭炒了兩鍋包米面,團成十幾個球,放起來發酵。
“瑛子,晚上咱包餃子吃吧。
缸里還有點兒酸菜,你撈出來使勁兒投幾遍,正好還有肉,咱包點兒酸菜豬肉的餃子。
晚上都在這邊吃,一起過節。”
二月二,大小也是個節,如今日子好了,再說還有蘇安芳姐妹在這兒呢,必須整點兒好吃的,餃子安排上。
晚間,許世彥下班的時候,一看自家鎖著門,就知道都在爹媽那邊。
一進門就聞到了餃子的香氣,進屋一看,炕桌上擺了六七盤餃子,中間還有幾盤菜,其中一盤是豬頭肉。
“哎幼,今天啥日子,整這么多好吃的”
“二月二,你這班上的,連今天啥日子都不知道了
也不去剪剪頭,瞅你那頭發都多長了”
周桂蘭一聽,看了兒子一眼,上班的還趕不上她這在家的,連二月二都想不著
明天依舊七點準時更新,謝謝各位的支持,更多正版好書,盡在。,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