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頭有人拿過來大桿秤,幾個壯小伙子抬著秤開始挨個兒麻袋過秤,旁邊還有個人,專門拿著本子記錄。
不多時,數據統計出來,一串四十二丈棒槌,共起出八百五十斤水參,平均一丈可起水參二十斤多點兒。
數據一報到林書記那里,在場的幾個干部全都樂壞了。
“書記,要是全都照著這個比例,咱參場今年增產七八萬斤啊。
我的天,光是這些,咱就能增收上百萬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僅僅是追肥,就有這么好的效果了。
等到后年起參呢連底肥加追肥,那產量會增加多少
“許顧問,你厲害啊,這一招兒真是太好用了。”
林啟越激動的握住許世彥的手,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以前只是聽說,哪怕是東崗公社、二大隊,甚至縣里報紙上都在說,可畢竟不曾親眼見到,根本體會不到那種感覺。
而此刻,那一堆一堆的棒槌就在眼前,一組一組的數字證明了豆餅追肥的效果。
透過數字,更能看到巨大的利益,誰不激動那種喜悅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
相對而言,許世彥表現的就很澹定,畢竟這些他都經歷過好幾次了。
去年二大隊產量高的時候,于守廣等人激動的差點兒跪地上哭。
“只要咱們不斷提高技術,產量還會提升的,慢慢來,不能急。”
辦法還有,但是目前,不宜再用,否則真的會出現豐年谷賤傷農的現象。
林啟越好歹也是這么大個參場的書記,大場面見過太多了,激動只是一時,很快就平息了下來。
于是指揮著眾人繼續干活,他則是跟許世彥還有幾個參場的干部一起,去旁邊開會,研究接下來人參的加工方桉。
原本,許世彥提議要試制人參蜜片以及長白山紅參。
林啟越總覺得這兩種很可能做出來面臨著沒有銷路的問題,所以沒敢答應太多,只說少量試制。
然而就在剛才,看見產量數據的那一刻,林啟越下定決心,支持許世彥的提議,一定要研究新產品。
哪怕是短期內無法創收,也必須把新產品做出來。
“小許,我們幾個開會商議,決定今年劃撥三萬斤鮮參,供你試驗用。
希望你不要辜負了我們的對你的期望,一定要做出屬于咱們一參場的拳頭產品。”
照目前情況來看,參地增產七八萬斤不成問題,從中劃撥一部分供試驗用,哪怕是不成功,對大局也沒有多少影響。
許世彥一聽,高興起來。
“幾位領導放心,我們技術組,肯定不會辜負各位領導的期望,我們一定能攻克難關,做出想要的產品。”
不管是誰,都希望得到旁人的信任,都希望能夠有一展所長的機會。
以前在二大隊,沒有這樣的條件,許世彥也不會有這么大的野心。
可眼下不一樣了,他必須做出點兒成績來,證明林啟越破格挖他來參場,是正確的選擇。
“好,年輕人就得有這股勁頭,加油干,我們都很看好你,看好技術組。
努努力,克服困難,做出成績來,少不了你們的獎勵。”
林啟越拍了拍許世彥的肩膀,鼓勵道。,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