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一天假,正好把參栽上,之后就正常上班了。
長白山紅參經過檢測鑒定,確實品質高于普通紅參,醫科大那邊直接把相關證明發到了相關部門那里。
于是,省里下來命令,要求一參場今年秋天試制兩千盒長白山紅參,用于外商訂貨。
接到上級命令,一參場這邊趕緊忙活起來,找地方定制了木盒、馬口鐵盒等包裝和配件。
許世彥,開始帶著技術組,全力生產長白山紅參。
長白山紅參是里外兩層包裝,里面木盒,外面用馬口鐵盒。
先將包裝木盒進行一次干燥,擦凈塵土,墊好紙。
檢驗參塊規格準確無誤后,裝入盒內,封蓋,注明規格重量。這是里面那層包裝。
把裝入參塊的木盒,包上一層防潮紙,配上說明書,再裝入馬口鐵盒,封蓋,用鋼印打上規格、重量。
之后,用抽空機,抽凈鐵盒內的空氣,打到真空后,再把氮氣沖進盒內,同時焊上充氣孔。
開罐鑰匙焊到蓋的另一端,用包裝紙包好鐵盒。紙上注明規格、重量。
最后一步,裝箱,一箱二十盒,綁好入庫,等待發貨即可。
長白山紅參屬于二次加工,本身就很費時,再加上剛開始投產,工藝掌握還不算太純熟。
許世彥也不敢另外招人手,只能領著技術組幾個年輕人慢慢干,生產時間自然就長一些。
好在省里給的時間很充足,加上眾人適應一段時間后速度也提上來了,慢慢就好很多。
許世彥忙著帶人加工長白山紅參,家里的事情自然顧不上。
倒是蘇安芳姐妹倆,加工廠的活結束后,倆人回去收拾家,照看四個娃還有君子蘭等,好歹許世彥能省點兒心。
山上的棒槌、參地,都是趙建設他們幫忙收拾撤棚、覆防寒土,砸柱腳等。
東崗這邊離著長白山近,天冷的早,下雪更早。
剛進十一月,就連著下了好幾場雪,看情況,這雪能站住了。
要是擱往年,到這時候就該上山打獵了,如今嘛,就啥都不用想,老老實實上班完事兒。
“老三,我咋覺得不太對呢,咱養殖場的雞,好像丟了幾只。
你跟我來看看,這邊好像是有什么東西的腳印,但我看不出來是啥。”
這天趕上周日,許世彥休息,就去養殖場看看,結果一到那兒,許世安就跟他說,養殖場的雞丟了。
許世彥跟著二哥一起,在養殖場外面轉了一圈,果然在雞場后面的籬笆外,發現了一些可疑的痕跡。
許世安看不懂,但許世彥一看就知道,那是狐貍留下來的。
養殖場里有雞,這邊離著村子有點兒遠,周圍都是樹林子,有狐貍也正常。
“沒事兒,抽空我做個東西,你在雞窩附近多放幾個就行。
不過記住了,抓著狐貍千萬千萬別打死,找籠子裝起來養著吧。”
許世彥很是無奈,為啥走到哪兒都能遇上這些玩意兒呢
這東西別說弄死了,都不好得罪的。
可又不能不管,要不然雞場的雞就全都被偷了。真愁的慌。
許世彥回去,就做了幾個專門抓狐貍的東西,也叫母雞樂。
這是一種帶活門的帆布口袋,將木框活門卡在雞窩里邊的門口,狐貍只要一頭鉆進去,活門就自動閉上。
那帆布口袋又細又長,狐貍在里面轉不過身來,活門向外又頂不開,就只能被困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