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分參土的時候,村里說的是三年分一回,沒能耐的那就只能等著下一回再分。
家里多少有點兒余錢的,咋地也得想辦法再淘登點兒參土栽棒槌,要不然這日子不好過。
所以許世彥等人批的這塊參土,都根本不用出去說。
各家的親戚朋友知道了,你家二十丈,我家三十丈的,直接瘋搶。
六塊錢一丈,三千三百丈參土,兩天不到就全都被人買走了。
要不是他們幾個下手早,提前留出來自家用的,估計連那些也得讓人搶了。
三千七百丈,除去預留四百丈之外,還賣了一萬九千八百塊錢。
刨去批參土、找人干活掛串的費用,各家掙了一千多塊錢,還有五十丈參土,也算是挺不錯了。
“三哥,咱明年多批點兒參土吧,我覺得賣參土,比栽棒槌還來錢快呢。”
分錢的時候,趙建設來了這么一句。
確實,從批下來參土,到賣出去,總共一個來月的時間,一家掙一千多,還剩五十丈參土。
這家伙,就跟開玩笑似的,錢就到手了。
種棒槌哈腰撅腚的干三年,還不知道能掙多少呢。
“批那么多干啥我這就是為了咱自家用參地方便,才找人批的參土,你以為我還指著賣參土過日子啊
咱自家留下五十丈,慢慢發展就挺不錯了,知足吧。”
許世彥笑笑,沒理趙建設。
一家五十丈,想想辦法淘登點兒栽子、撒點兒參籽,慢慢發展著。
三年后正好趕上行情不錯,一丈咋地也能賣五六百塊錢,不少了,掙多少是多啊
許世彥一直都說,要控制人參數量的盲目擴張,增長太快不是啥好事兒。
他多批參土,自家也用不了那么多,都得賣出去。
到時候大家伙兒都跟著多買多栽,到最后人參產能過剩跌價,大家伙兒都跟著賠錢。
這人啊,都有個毛病,不知足,得隴望蜀。
今年栽三十丈,明年就想栽五十丈,后年就想整一百丈。
年年都往上增加,手里有多少錢恨不得雙倍投進去,沒錢就借錢拉饑荒,也得往地里投。
趕上好年頭,行情好,三年后掙錢。
要是趕上行情不好,價格低,三年后就賠錢。
有的人,忙忙活活整上幾千丈,自家干不過來,全都指著雇人。
一年到頭忙的冒火狼煙,到最后一算,還趕不上人家一年就整幾百丈的掙錢多。
為啥本錢太重了,投入太高,只有數量沒有質量,賣不上價錢能有啥用
人家種的少,都是精品,而且不用雇人干活,自家兩口子就干完了。
各處都省錢,到最后不就是掙錢么
所以說,還是那句話,量力而行,少而精才是正確的發展路線,別想一口吃個胖子,容易被噎死。
如今許世彥就想走少而精的道路,別整太多,慢慢發展。
“嗯,三哥說的有道理,嘿嘿,我就是覺得掙錢太容易了。”
見錢眼開人之常情,誰也不能免俗,趙建設本就是一根筋,哪能想到那么多,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