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參這種東西,是可以休眠的。
有時候遇開春遇上干旱或者其他意外情況,很可能這一年山參就不萌發,在地里休眠,等條件適合了再萌發出土。
所以就常有那種傳說,說是進山遇見參,因為某種原因沒挖出來。
于是留個記號,等著明年再挖,結果下次來就不見了。
人們會誤以為參跑了,實際上很可能就是之后沒再萌發。
對于平臺上多出來的六品葉,許世彥也不確定是怎么回事。
究竟是在這十幾年里,有五品葉變成了六品葉,還是那年六品葉沒出土,這個事都不好說。
但是賴皮鬼領著許世彥過來看的這棵,莖稈很粗,上面的參籽也很大一朵。
所以許世彥估計,未必是這幾年新長出來的六品葉。
很有可能,是當初他來那年,這棵參沒出土。
再不然,就是他當時沒留心,給落下了。
畢竟都過去這么多年了,就算許世彥記性再好,也不可能記著每一棵參的位置。
平臺上有不少參,許世彥招呼許海源,用紅布條把所有找到的參都拴上。
按照規矩來說,應該用棒槌鎖,可棒槌鎖只有一根,系在了賴皮鬼找到的那棵六品葉上。
其他的就只能用紅布條做個標記,免得跟周圍的青草、灌木弄混了。
許海源帶著賴皮鬼,在平臺上轉悠,找參。
估計是狐貍的嗅覺特別靈敏,這賴皮鬼可比許海源厲害多了。
搖晃著它毛茸茸的大尾巴,一會兒蹦到這兒,一會兒蹦到那,找到一棵參,就沖著許海源嚶嚶嚶。
許海源一聽見賴皮鬼嚶嚶,就立刻過去,找到參,用紅布系上。
一會兒工夫,賴皮鬼就領著許海源找到了十多棵。
其中有兩棵六品葉,看上去莖稈稍微細一些,參籽也沒那么大。
一片綠色之中,系上紅布條,格外顯眼,也就不怕有漏下的了。
許海源跟賴皮鬼兩個去找參,許世彥則是動手,想辦法先搭老爺府。
搭好老爺府,折了三根木棍當香點燃,喊來許海源,爺倆磕頭叩拜。
這是放山的規矩,進山第一件事必須要先祭拜山神爺。
哪怕許世彥這回就是沖著這平臺來的,該有的規矩也不能省。
祭拜了山神爺老把頭之后,許世彥又爬上去撿了不少柴火、裝了水,還砍了幾根桿子,搭個遮風擋雨的窩棚。
如今搭窩棚倒是比以前容易多了,只要用桿子搭好架子,上面直接蓋一塊塑料布就可以,防風保暖又方便。
窩棚很快搭好,許世彥又找了東西攏起火堆,先用雙耳小鋁鍋燒點水,煮上兩包面。
招呼許海源過來,爺倆就著方便面啃煎餅。
不管咋地,先填飽了肚子,才能干活。
吃完飯,許世彥找了些青蒿等東西,扔在火堆上,熏蚊蟲。
這才拿了抬參工具,開始動手抬參。
第一棵參,自然是賴皮鬼拽著許世彥看到的那個。
許世彥將參的周圍雜草清了一下,然后拿著鹿骨簽子,開始沿著山參莖往下,一點一點的撥開泥土。
這活必須小心仔細,不能太著急,所幸許世彥是個很有耐心的,絲毫不覺得枯燥。
許海源把平臺上所有參都標記好了,這會兒也沒啥事,就在許世彥身邊幫忙。
許世彥用什么他就給遞,爺倆配合的挺好,過了一個來鐘頭,總算露出來那棵參的肩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