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拔賽大概是十多天之后出來成績。
成績出來后,每個縣市選幾名代表,前往省城參加第二輪選拔。
優勝的才可以代表省隊,前往首都參加全國賽。
許海源剛參加完化學比賽回來,周一早自習,班主任和數學老師喜氣洋洋的進了快班。
“恭喜許海源同學,本次的數學競賽,獲得了縣一等獎,市二等獎。”
班級里掌聲雷動,同學們都拼力鼓掌,為許海源賀喜。
“恭喜班長,我們班長太厲害了,牛。”
男生們開心的呼喊著,有人還吹口哨。
許海源自小學開始,就一直是孩子王。
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把同班男生治的服服帖帖,很受同學愛戴。
所以同學們得知許海源取得好成績,都真心實意的替他高興。
初三開學后第一次月考,會按照月考成績分班。
一個特快班,一個回讀班,一個中班,剩下的是平行班也就是慢班。
之后的每次月考、摸底考,都會按照成績調整。
也就是說快班最后幾名有可能會甩到中班去,中班的前幾也可能調到快班來。
許海源的成績,從念書那天開始就沒掉下去過,他倒是沒有分班的壓力。
不過上了初三之后,因為競賽培訓的原因,許海源沒辦法顧及班級里各項事務。
換源a,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老師選了一個穩重的女生當大班長,許海源是副班長。
同學們熱鬧一陣之后,班級里安靜下來。
之后數學老師把許海源叫到了班級外面。
“這次咱們縣里就選了兩名學生去省里參加第二輪比賽,你正好排第三,所以沒能選上。”
數學老師覺得挺遺憾,許海源的數學成績已經是東崗中學歷年來最好的了,連他都沒能選上,往后估計也夠嗆能有人去省里參加比賽了。
這,就是師資力量的差距。
很多時候,不是學生不夠優秀不努力,而是老師的層次,決定了學生的成就。
“嗯,謝謝老師,我知道了。”許海源點點頭,很平靜的接受現實。
競賽這種東西,跟平常學習考試不一樣,許海源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以并不失望。
“行,回去好好學習吧,后面還有兩科的成績沒出來呢,說不定那兩科會有驚喜。”
數學老師拍了拍許海源肩膀,嘆口氣,讓許海源回班級。
許海源心態很好,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每天按部就班的上課、放學、復習。
三科比賽都結束了,他也就不用再像之前那樣每天熬到很晚。
基本上晚課放學回家,稍微寫點作業就可以休息了。
幾天之后,物理競賽的成績也出來了。
相比于數學,許海源的物理成績要好一點,縣一等獎,市一等獎,成功入選第二輪。
這下子,物理組的幾個老師樂的直蹦,這還是東崗中學第一次有人能被選上參加省競賽呢。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又過了幾天,化學競賽的成績也出來了。許海源竟然也入選了第二輪。
第二輪比賽的地點是省城教育學院,競賽時間從十二月十五號開始。
先是數學,接下來是物理、化學,每一科要考兩天,中間停一天,之后再考下一科。
也就是十五、十六兩天考數學、十八十九兩天考物理、二十一二十二兩天考化學。
這第二輪比賽是從各個縣市選拔學生,一個縣也就選倆學生,市里給的名額會多一點,大概一個地級市也就能選出十幾個學生去省里。
市里給每個參加二輪比賽的學生,都發了一份參賽須知,上面寫明白比賽時間、地點等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