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站在舞臺中間;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沒有地平線;
在教室,在花園,在體育場,在科技館;
都是我們心中最美的樂園;
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
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這是一首朗朗上口、非常勵志,又充滿離別味道的歌曲,劉晨非常喜歡,這首歌的原作者還沒傳唱,他算是事先借用一下了,至于其他的商業用途,他可不屑去用。
曲調簡單,同學們聽了一遍就能傳唱,很快從最里面的區域向外面傳播,每個同學都聲嘶力竭地呼喊,形成了山呼海嘯的聲響,地動山搖。
鄭大中和孫樹人都是性情中人,鄭大中摘掉了眼睛,揉了揉,青春歲月總是讓人激動而懷念,不管是什么年紀,“你這體育場沙子真多,風也大。”
孫樹人也摘掉了眼睛,揉了揉,笑道:“可不是嘛,我都迎風流淚了。”
兩個老家伙心照不宣。
在這激動人心的場景之下,更多的學生面對分離,還有接下來的高考,多少人淚灑體育場,久久激蕩不語。
劉晨給了大家一個難忘的回憶,不管是多少年后,身在哪里,不管事業成功與否,他們都會記得那是2003年6月4日,大家一起在體育場放起了巨大的風箏,還有那激昂的歌聲。
人群中,酷愛攝影的老師拍下了這難忘的一幕,成了慶州一中懸掛展示的照片。
而高考前放風箏的傳統也一年年傳承了下去,成為了一項紀念活動,只不過那操控風箏的人選競爭越來越激烈。
《我相信》也成了畢業前都要唱的校歌。
接下來兩天,整個校園都是空蕩蕩,除了6月6日下午出去看了一下考場,劉晨幾乎就沒出來,他都跑去釣魚了,收獲非常好。
他的考場就在慶州一中,距離以前的班級位置不遠,杜寧就在隔壁,他看起來有些緊張,劉晨寬慰了幾句,這種情緒只能靠自己調節了,杜寧告訴劉晨,不少同學都很緊張,擔心考試時貧血,到校門口的小醫院打葡萄糖,他也準備再去打一瓶。
劉晨笑笑,也沒攔著他,這也不失為一種心理暗示。
6月7日,高考來了。
校門口擠滿了前來送行的家長,孩子們的臉色都不太好,顯然昨天晚上都沒睡好,家長們交代孩子幾句,證件帶齊全,考試時不要粗心,諸如此類,然后看著孩子走進去。
當然,每年都有那么幾個粗心的倒霉鬼準備考不知放哪里,這時候家長簡直要急瘋,孩子也直接癱倒,這種狀態還怎么考試呀。
劉晨知道校門口人肯定多,他直接從花木基地出來,靠近學校南邊的墻頭翻進來,很輕松進入了校園,篤定,閑庭漫步,還欣賞了下小花園中的風景,時間快到了才進考場。
……
ps:下一章高考結束,求推薦票支持一下,本周都投給胖子吧,急需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