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武功高到一定地步,名利自然而來,有的人看重這個有的人不看重這個,因為有人還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為了幫助別人。就像我讀書一樣”
張玄并不介意那自己舉例,“讀書免除徭役舉人更是沒有窮人,更何況是做官的。但是你知道有貪官,但是也有好官,貪官重利,清官重民。”
“你練拳有吃有喝的,路上遇到難民劫道,順手宰了不費事,給點吃的也無所謂,但是你不能宰了一萬個難民,也不可能救濟一萬個難民。畢竟能力有限,但是你可以選則在自己吃喝不愁的情況下去救這些人。”
丁連山陷入了沉思,“這就是所有到達自己山頂的人才會面對的選擇,做官是如此,當兵也是如此,習武也是如此。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從東北到天津,丁連山當然見過各種慘狀,也思考過這種問題,但是不敢直面自己想要做掌門的念頭,今天被張玄一同講解,才明白自己還是沒有放下,但是自己身上還有這種同理心。
“是不是良心上過不去那種感覺記?”丁連山想了半天總結了一下。本山大叔不愧是本山大叔,總結的就是干脆。
“對!”張玄拍手道“你看你武功這么高,身上必然還擔負著極大的責任,只是眼下還沒有到你展現的時候,他日必定一戰成名一飛沖天!”
看著丁連山皺眉而去,張玄知道自己的話還是起了點作用,燕子跟小芹還是第一次聽到張玄說出自己的科舉目的,男子漢大丈夫,首要的胸襟志向,其次氣度品性,再其次才華相貌。張玄都占得上。
張玄每日用功讀書,丁連山也時不時的前來探討時事,似乎從門派之爭超脫而出,開始考慮家國百姓之事。這讓張玄想起了黃飛鴻,兩人同樣超脫而出而心懷憂慮,丁連山思想一變,功夫也越加高深,也開始教導鏢局里的鏢師,一派宗師氣度。
三年一到,張正便帶著張玄去進京趕考,同行的還有丁連山和幾位鏢師,安全第一。先是帶著名帖拜見各位大人,又送了禮,又結交了一些新的朋友,沒想到京城里的洋人還知道張玄。
原來張玄的曲子流傳開來,洋人們知道中國還有一位音樂大師,張正自然喜不自勝,又帶著張玄參加了不少聚會,甚至于在外交聚會上有表演了才藝,入了大人們的眼,一時風頭無量。
發榜時,張正張玄同時榜上有名,張正大哭不止,直道祖宗保佑,沒幾日又去參加殿試,張正激動不已,張玄也是很激動,要見皇上了。沒想到皇上只是露了個臉就走了。
考完試皇上又來勉勵一番就走了,眾人散去,回到客棧丁連山等上來詢問,“皇上到底啥樣?”丁連山此時已經被張正平了案子心里沒了負擔,倒是樂觀了不少。
“皇上自然氣度不凡人中龍鳳”張正搖頭晃腦得意非常,“一身明黃似有龍氣相伴,雖然不高但勢若山河令人不敢直視。”張正是怕失禮沒敢多看,只是瞄了幾眼。
“皇上年紀不大,但人主氣度恢弘無比。”張玄道,皇上二十多歲的瘦小個大腦袋,身體比張玄還不如,但是誰敢說?這可是要砍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