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力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他把車停到路邊,信步向王志安走過去,王志安看到羅力過來,他笑著說道:“羅力,你怎么跑到這來了,哪天把老馬叫著咱們仨再練練,看看到底誰能喝過誰。”
羅力笑道:“王叔,少叫號啊,我一個喝你們倆,你們倆加一起快一百歲了,我還喝不動你們倆?”
“你小子,說話越來越損,說的嚇人啊,我們倆加一起快一百歲了,也沒毛病哈!”
王志安大笑起來。
羅力問道:“王叔,怎么回事?豐源食品廠的工人吧,怎么跑到市政這邊鬧來了?”
王志安道:“還不是為了改制的事,上周市里開了常委會,鑒于豐源食品廠年年虧損,市里打算企改,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豐源食品廠要賣給華龍集團,工人買斷,社會保險由個人自行承擔,豐源食品廠恐怕要成為歷史了。正是因為這個,工人們不同意,所以都過來了。”
羅力點了點頭,國企改革從96年開始進入高峰,全國各地的虧損的國有企業全都走向這一步,國家把企業推向市場,是為了更好的增加企業的競爭力,為企業謀出路,有利有弊。
對于工人來說,一次性買斷,今后的社會保險由個人承擔,雖然一次性得到幾萬元錢,但是失去工作,社會保險也要自己承擔,大多數的工人都是不愿意的,這也是工人們上訪的原因。
羅力記得,前世豐源食品廠拆遷后,這里建成了豐源最大的商業購物中心,購物中心就是這個華龍集團開發的。
羅力對這個華龍集團了解的并不多,這個集團很神秘,是北源省著名的民營企業。
他大學畢業工作后,有段時間還在華龍集團工作過一小段時間,但是對于集團的高層他卻不了解。華龍集團的產業涉及地產、旅游、新能源、餐飲等十多個行業,羅力重生前,這個華龍集團赫赫有名。
羅力關心的不是華龍集團本身,而是它開發的商業購物中心,未來那里成為豐源的最繁華的地段,就是依賴這個商業開發項目。
如果不是今天開車路過市政,看到食品廠的工人,羅力到是忘記了后來開發建設的華龍商業大廈,他記得這個商廈好像是97年才落成。如果華龍現在就進行開發,怎么可能97年才落成,看到那邊群情激憤的工人,羅力似乎找到了原因。
‘羅記大賣場’要進駐豐源,如果能在華龍大廈立足,對于‘羅記’可是至關重要,也是必須要走的一步。
原本羅力現階段的布局是以豐源五縣三區為主,但是今天看到食品廠的工人,羅力就開始思考起來,或許,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契機。
如果能趁這個機會進駐華龍,那么在豐源,‘羅記’就算是正式立足了,趁著這個機會,如果能夠幫助市政解決這些工人的問題,那么,他很可能撿到一個大便宜。
想到這里,他心里不由的熱切起來。</p>